歸屬感 - 區樂民

歸屬感 - 區樂民

星期天到香港大學的校園走走。圖書館外,有些青年穿着畢業袍和家人拍照,滿臉喜悅。
不禁沉思:我在這所大學度過五年,可說是最青春煥發的五年,為甚麼自己對大學的歸屬感,遠不如中學和小學呢?
歸屬感是自然而然的感情,大如愛國情懷,我從不相信能透過教育來提升;又例如愛情,如果一個女人不愛一個男人,男人不可能教育女人愛自己。
回想大學生活,除了上課,我住宿舍,又參加學生報的編輯工作,我嘗試不做只顧念書的「潛水艇」,但課程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大部分日子是活在憂慮中,擔心大大小小的測驗和考試前讀不熟課本。要對一所給我五年憂慮的大學產生歸屬感,談何容易?
我絕不是怪責醫學院,相反,我認為港大醫學院的教學質素甚高,我亦感激她的栽培。長期憂慮源自制度。美國訓練一個中學生成為醫生,花八年;香港只是五年。醫生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生命;香港的醫科生比人家少三年,怎能不下苦功趕趕趕?
習醫是一條艱辛的道路,須深思熟慮才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