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詩家不幸國家幸?

孔捷生雜文:詩家不幸國家幸?

嘗聞「國家不幸詩家幸」,屈子沉江,行到水窮處;王粲登樓,坐看雲起時。詩家鬱結的胸中塊壘,以蒼生膏血抒寫出傳誦千古的詩篇。正是:更能消幾番風雨,最可憐一片江山!
忽報如今是亙古未遇之中華盛世,如查良鏞所言:「現在是中國最好的時期。」那麼,國家幸甚,自然是詩家之大不幸了。當下中國據說還有一眾詩人,但早就沒有詩歌了。雪上加霜的是,互聯網時代的人工智慧,令寫詩已毋須搜索枯腸,網上有作詩軟體,你可選擇五言抑或七言詩,再選擇韻腳,然後寫上諸如「祝賀某黨召開十七大」、「祝賀某太當選世衞總幹事」的標題,須臾之間,軟體就代你「七步成詩」。如果你想用典也行,譬如前一首希望強調「和諧」二字;後一首希望嵌入「食雞」典故,絕對沒問題,電腦寫詩平仄妥帖,對仗工整,渾然天成,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筆者以為,這是高科技時代的詩歌「無性生殖」,不愧為盛朝氣象。
日前讀到張五常與李怡二位對「杜詩」的尋章摘句。竊以為,那兩句是否杜甫之筆,誠然可探究,但它的確出自古人之手。下面這首「李白」的七言詩,才真正令人絕倒──

日暮蒼山蘭舟小,
本無落霞綴清泉;
去年葉落緣分定,
死水微瀾人卻亡。
筆者粗識唐詩,此篇卻從未過眼。原來這是大陸憤青炮製的藏頭詩和露尾詩,每句頭一字連讀為「日本去死」;每句尾一字連讀為「小泉定亡」。人們只聽過康有為「托古改制」,卻未見識過「托古反日」,竟連李白也化身為憤青的祖宗!
辱我詩歌兮揚我國威,更有一個盛世故事在此──四川彭水縣教委小科員秦中飛,他目睹本縣光怪陸離的世相,便填詞《沁園春.彭水》:「馬兒跑遠,偉哥滋陰,華仔膿包。看今日彭水,滿眼瘴氣,官民衝突,不可開交。城建打人,公安辱屍,更那堪白雲中學,空中樓閣,生源痛失,老師外跑。虎口賓館,盡落虎口,留得沙坨彩虹橋。俱往也,當痛思痛,不要騷搞!」
秦中飛將該詞用手機短訊發給幾十個朋友,孰料竟步宋江「潯陽樓題反詩」的後塵,縣公安局以「誹謗罪」將他鎖入看守所,連收到該短訊的也被殃及,涉案者逾五十人……盛世當前,真可謂:詩家不幸國家幸!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