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潮再次氾濫,引來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喺佢個Blog發表咗「工行(1398)的220億美元與中移動(941)的42億美元」嘅一番感慨,指9年前中移動上市時,若果股份賣唔到9成畀美國人,就會胎死腹中,但今日集資多5倍以上嘅工行,仲未行出香港就已經超額認購幾倍,根本唔使去美國兜售,而且賣得仲貴過滙控(005),真係時代變咗咯。
被網友暱稱為「陶公」嘅佢話,響資金全球來、全球去之下,亞洲國家已由10年前嘅淨資金輸入國變成淨輸出國,加上中國本土資金大量參與中港股債市場,佢估工行新股就起碼有1/4俾中資、華資機構吸咗。呢兩個都係亞洲股市同債市近年出現結構性牛市,尤其H股得以飛漲嘅基本因素。
中資銀行罕為貴
對於「陶公」話工行賣得貴過滙控嘅感慨,網友「吹吹吹」認為,連最差嘅華夏銀行市盈率都超過20倍,市賬率2.5倍,相反,美國嘅銀行市盈率只得12倍,市賬率2倍,呢個完全係中國銀行泡沫喎。
「陶公」回覆「吹吹吹」時,認同佢講中資銀行唔可以收咗錢企響度,要快啲做機制改革,因為市場氣氛可以轉得好快,今日熱捧你,明日亦可以狂插你。
至於網友「tom新理財」就話,呢個應咗中國一句古諺,「物以罕為貴」。喺外國,好公司太多,所以定價低;響中國,好公司太少,想買嚟分享中國經濟成長嘅人太多,所以搶貴晒囉。又係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