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審計署炮轟醫院管理局追討病人拖欠醫藥費不力,過去5年已被20萬名本港或非本港居民拖欠3.2億元,但逾半欠款者沒收到繳款警告信,曾有病人出院後兩年才首次接到電話催交費。審計署建議醫管局應盡快檢討機制,加快向欠款病人發出警告信,或考慮增加非本地居民的按金,並禁止欠款非本地居民再次入境。
無法繳費被列為壞賬
審計署報告列出多宗醫管局追數不力的例子,當中一名父母均非本地居民的嬰兒,05年9月在公立醫院出生,嬰兒父親表示,其所屬駐港領事館不能提供援助,無法繳費。今年1月,醫管局將個案轉交總辦事處跟進,9月底領事館回覆指不能向該病人提供援助,醫管局計劃將該個案列為壞賬,涉及58萬多元。
一名非本港居民去年1月入院,曾分開數次付款,但直至今年2月只繳交1,750元,仍欠57.7萬元,醫管局正考慮向他發出傳票。另有350人曾入院逾20次,但一直欠款。
需檢討收費小組人手
審計署報告批評醫管局追討欠款效率差,單是05/06年度150宗轉交醫管局總部的欠款個案,有21%沒致電追數紀錄,另外3宗不曾致電追討,共涉及近100萬元。
其餘個案平均在病人出院後97日才首次致電追討,當中10宗是病人出院後一年半至近兩年才首次致電追數。但醫管局總辦事處只有兩職員負責處理欠款個案,單是上年度需處理42,000宗,審計署認為該局需檢討收費小組的人手。
醫管局歡迎審計署的建議,會致力改善追收欠款機制,正研究將追數工作外判;衞生福利及食物局表示,正考慮可行改善方案,但重申不會禁止非本地居民使用公共醫療服務,亦難以禁止懷孕已達到某個周數的孕婦入境,因為此舉有可能引致更多人為了在港分娩而逾期居留。
孕婦套餐致個案大增
另外,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向立法會提交的資料顯示,由04至06年兩個財政年度,非符合資格的孕婦拖數金額達4,122萬。該局去年9月向非符合資格的孕婦收取20,000元產科套餐收費後,父母均非本港永久居民的個案反而急增,由01年不足8%升至去年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