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畫 - 李純恩

看 畫 - 李純恩

星期天下午在尖沙嘴,想起香港藝術館有巴黎龐比度中心的珍藏展,便走過去看畫。
在香港,看畫從來不是踴躍的事情,於主辦單位而言,當然不是好事,但對入場看畫的人來說,清靜一點沒什麼不好。
展覽的宣傳品選了畢加索的《小丑》,無論是門票還是海底隧道口的大廣告,都選登了這一幅半彩半白描的作品。這一幅畫可以把看畫的人釘在當地,對着它,看畫中人的眼神,看他臉上用彩色細綫組成的陰影層次,那麼細膩那麼神奇,令人發呆。
看畫講眼緣,不用講太多的理論,各花入各眼,說白了,畫只分兩種,一種是好看的,一種是不好看的。
這次展覽,有很多作品是不好看的。儘管每一幅都價值連城,又或在現代美術史上佔了多重要的地位,但這跟一個買票入場的普通看畫者沒什麼關係,我可以津津有味地讀現代美術史,但當一幅色調暗而滿得讓人透不過氣的抽象畫置於眼前,我是沒法說它好看的。這就像畢加索的某一個女人說:如果畢加索在街上碰到一個像他畫裏的抽象女人,他也會嚇壞的。
這就是俗眼。
俗眼比較實惠,價值觀不強,但求賞心悅目。一幅畫是令人歡愉還是傷心,震撼還是激動,都是畫面直接發出的訊息和收到的效果,是不用廢話的。
這也是許多所謂「現代藝術」的致命傷,離開了絮絮解釋,人家就看不明白了。豈知一幅真正的好畫,是不用「解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