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一飛,大上海算是進入了一年四季中的生意淡季。其實,淡季多半是怪不得天氣的,比如房產銷售的淡季,跳槽的淡季。旺的也有,婦產科醫院就人滿為患,好像誰都想趕上這個時辰,生個狗娃豬寶,圖個吉祥。不知多少年後,幼稚園、中小學爆滿,那時家長的感覺會不會後悔莫及?
實際上,這個淡季來得有些突兀。自打上海抓了一批貪官奸商,市面上談生意的人已少了許多。大家現在都把希望寄託在四年後的世博會身上,這是國家級的項目,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據測算,世博會期間,上海將迎來7,000多萬客人,光是快餐飯盒,就有可能是一大聚寶盆。外國人辦世博會,自然是有洋快餐配套,典型的,有意大利的披薩、美國的漢堡、日本的飯糰,都是拿起來方便,吃完了亁淨的食品。
品種多適應不同口味
現在,有專家出來發言了,說上海世博會的指定快餐,最好是荷葉飯。理由是,荷葉是江南特產,貨源暢通;荷葉飯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屈原自盡汨羅江,就有百姓用荷葉包糭子祭奠他;再則,荷葉飯可包容各種餡料,品種豐富不說,口味也能多種多樣,以適應不同顧客的要求。
但是,問題來了。那個荷葉飯,春夏兩季還不成問題,到了秋冬,光找荷葉就讓人犯難。何況,那荷葉飯的更大難處,就是油膩,用手處理,非要事後洗手不行。再說,中國人隨手丟棄垃圾的習慣,要改也不是一時半載的,到時候包飯的荷葉黐得滿地都是,叫人看世博會,還是看荷葉會啊?
有時候,就那麼奇怪,一個小小的廟會就能解決的品種與溫飽的矛盾,放到世博會,就有人如臨大敵,硬要像設計吉祥物那樣搞一個指定快餐。也別不樂意,說不定那時候就有洋快餐出大價錢,一舉壟斷世博會的快餐業,到時候沒那個實力,別說是荷葉飯,滿漢全席要進入,還要看別人臉色呢。
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