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百年歷史的聖安德烈堂是當年由香港富商CatchickPaulChater爵士撥出土地及35,000港元興建,除教堂大樓外,還包括牧師大樓和傭工宿舍。這座曾受戰火洗禮的教堂一度被改作為日本神社,可謂見證香港歷史的滄桑變化。
聖安德烈堂的教友朱世明表示,1942年日佔時期,日軍將該教堂改作為日軍裁判司處及糧倉,其後更被用作為日本神社,而牧師大樓就被用作日軍秘密警察高層人員的住處。至於當時該教堂的主牧師Wittenbach則被關押到深水埗集中營,直至日軍投降為止。
日軍無大肆破壞
他說:「當年日軍原本想上鐘樓,但主牧師話唔見咗鐘樓條鎖匙,開唔到鐘樓道門,班日軍就作罷,並無強攻入去,當年啲日軍並無大肆破壞教堂及鐘樓,都算好彩。」
朱世明又稱,教堂內也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古物,包括一個銅製的「飛鷹」讀經台,是由當年負責興建該教堂的建築師Mr.Bryer所送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