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後人對李連杰的《霍元甲》大興其訟,片中霍元甲成為大俠前,倚仗幾路霍家拳而目無餘子的飛揚浮躁,有辱霍家先人云云。大概遠祖霍去病生下來就橫掃千軍、馬踏匈奴;霍光還在娘胎裏就是漢朝的棟樑重臣;而霍英東先生前世已是忠貞的愛國家。
今逢霍老國葬之餘,筆者聊表寸心,將「霍家橋」的故事公諸於眾──霍家橋並不姓霍,即廣州洛溪大橋,它雖非獨資,但大部份都是霍家捐贈。
卻說全國政協另有一位香港紅頂富商,頗擅修橋築路。他是英夷御封的爵士,屬「忽然愛國」一族。此公姓胡,洋名哥頓,謔稱「胡哥」。此胡非彼胡,他當然不是大陸百姓口中的胡少主「胡哥」。總之,本埠的胡老哥若論愛國和為人,都遠遠比不上霍英東有始有終、不離不棄、無怨無悔。胡哥修橋建路並非做善事,而是做生意。而霍英東捐建的大橋,則是造福桑梓的義舉。
然而,奇的是洛溪大橋於一九八八年落成通車,一直收了十七年過橋費。廣州居民早就怨聲載道,連累霍家名聲也因之蒙污。霍英東忍氣吞聲多時,終於按捺不住。他沒有去北京找江總或朱總,也不曾投帖粵省的封疆大吏,而是到廣州下榻白天鵝賓館(當時還屬霍家物業),約見《羊城晚報》總編輯一訴曲衷。廣州市民這才曉得,原來洛溪大橋是捐建的,霍家從未收過一文錢。至於為何收費以及天文數字的收費所得,那要去問番禺政府。其後廣州市民更恍然獲悉,原來貴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霍英東,竟在投資開發南沙的十年間,受盡地頭蛇番禺市委書記梁柏楠的盤剝勒索。霍英東驚爆內幕之後,梁書記因貪污罪判刑十二年……
筆者倒是別有感觸,紅頂爵士胡哥在內地修橋建路,一度生出拆賬紛爭,其實那時地方官吏貪墨的胃口還不算大,但胡哥偏要上京告御狀,仰仗趙紫陽之力得以化解。趙公騎鶴仙去,胡哥不置一詞。反觀霍英東,他在權門豪門中的人脈不會比胡哥少,但霍公至少不生涼薄之心,趙紫陽是他的舊識,故人長逝,霍公還是表示了自己的悼念之情。
難怪李柱銘也說「霍英東雖然不支持民主,但他甚少批評民主派」。而胡哥則不然,他罵民主派的頻率與力度,尤甚於中共港官。何以如此?蓋因寵辱不驚的霍公毋須用罵聲來表達愛國衷腸。這份泰然自若,胡哥如何能比?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