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到走佬的日子

輸到走佬的日子

新加坡出生的曾淵滄,10歲喪父,11歲做報販擔起整頭家,數年間已經進身「小拆家」,批發報紙予其他報販零售,他自言:「細細個已經鍾意搵錢。」由於媽媽覺得報販行內人品複雜,15歲決定轉行教書,專門幫小學生補習數學。

買期指一鋪輸50萬

曾淵滄平素買股講市,事前做足功課,但人生第一次買股事前卻沒有做研究。「80年在英國讀書時買入英國首隻被私有化的國企『宇航』,原因是,當時保守黨上場,對第一隻私有化國企一定會做得好好睇睇,所以就買!」結果估中,一年間回報達一倍。
一開始炒股便有斬獲,82年返回新加坡工作又遇上股市當旺,加上當地金融產品較簡單,故屢有斬獲,當時曾淵滄從來沒想過要自行分析,直到87年來港在城大任教,首次接觸令他大賺大蝕的期貨才懂學乖。
曾淵滄說,剛來港工作,見期指升1點就賺50元,即使當時人工只有萬餘元,但買入萬五蚊一手的期貨亦絕不手軟,初期確實賺到錢,所以愈買愈多,結果股市由4000點跌至2000點,一次過蝕掉50萬元,「嗰刻就像遇到空難,頭腦一片空白,想不到下一步怎辦,只記得諗過走佬!」
受過教訓,曾淵滄開始用自己最擅長的「數學」,88年發表2天19天移動平均線,93年再發表「線性回歸線」,他說:「就咁睇恒指走勢,睇唔通睇唔透」。話雖如此,曾淵滄不諱言,無論數據如何精確,散戶始終難與大戶角力,一語道破股海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