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美元最終難逃一跌

投資論勢:美元最終難逃一跌

上周美元低收,最大的誘因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透露,正計劃把其外滙儲備分散至不同幣種及新興市場投資工具。由於中國外滙儲備剛剛才突破了1萬億美元,取代日本成為全球外儲最多的國家,中國亦是美債的最大買家,為美國龐大經常賬赤字填補缺口的最大水源,中國透露有意改變外滙儲備比重,其影響力之大,自然不是中東產油國或其他歐洲或新興國家指會減持美元所能比擬。
其實,自從美國前周公布遠較預期疲弱的第3季經濟增長數字後,美元便已有如洩了氣的皮球,即使聯儲局成員再三走出來指通脹威脅尚未消除,不排除會進一步加息,但美元最多亦只能止跌,上升力度已明顯不足。
不過,那些主要貨幣的表現仍傾向個別發展,一些高息或短線具加息條件的貨幣,例如紐元、澳元和英鎊的表現明顯較佳,而低息貨幣如日圓和瑞郎則相形失色。

高沽美元風險低

澳洲央行和英倫銀行上周分別落實加息1/4厘,但澳元在加息落實後不升反挫,一方面加息已屬意料中事,滙價大致上已作出反映,而央行聲明欠強硬,亦令市場恐怕澳息短線見頂,因而套利離場,把澳元壓回0.77美元關口下。反而英鎊在加息後仍能維持勁勢,更曾升上1.9180美元的18個月高點。
在另一邊廂,雖然日本央行行長福井俊彥出口術,強調要防患於未然,不會等到經濟出現風險才加息,言論被市場解讀為年底前仍有加息機會,但對日圓的提振作用仍甚為有限,美元最高亦僅升至117下游,始終未脫近期的115至120區間。
正如我再三強調,美元雖轉弱,但始終有高息支持,除非美國正式踏入減息周期,美元才會因息差優勢逐漸消失的預期而進一步受壓,而在現階段,美元一洩如注的危機暫不太大,此所以歐元仍受制於1.30美元關口,而日圓則未見挑戰115關口。
不過,美元下跌只是時間問題,若選擇區間高沽低揸的話,我相信低買美元的風險仍大於高沽美元。
趙善銓
瑞士EFG私人銀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