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西路車禍現場,既是行人路又是巴士站,惟行人路狹窄僅有1.5米闊,巴士站最少有七條巴士線使用。居民張先生指早上繁忙時間,超過30名乘客擠在行人路候車,相當危險。他建議當局將後面小山丘移平。
運輸署指不宜擴闊
葵青區區議員丁衍華曾向區議會建議擴闊該段行人路至兩米闊。運輸署發言人昨表示,曾經作出有關研究,但認為該段行人路不適宜擴闊;發言人更表示,本港巴士站無規定必須設置凹位緩衝區。
香港大學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長容漢清昨親身到現場勘察,認為擴闊行人路可行性不大:「另一邊係斜坡同明渠,都無位;搬巴士站都可以,不過啲居民反對,佢哋話呢個站實在好就腳。」容漢清建議在行人路加裝風琴式防撞欄,可望減輕傷亡率。
司機疲倦應停路邊
有指肇事貨櫃車司機瞌眼瞓出事,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說:「通常凌晨兩、三點最眼瞓,好少一開工就咁攰;如果真係揸到好攰,停埋一邊『瞌』番五分鐘都好好多,否則咪同揸個大炸彈出街一樣咁危險,連命都冇埋就唔抵啦!」
貨櫃運輸業職工會主席謝浪指,出事現場是上斜位,司機行車速度不會太快,但仍無法控制車輛,不排除司機身體狀態欠佳:「有啲司機有糖尿揸揸吓暈一暈,又或者有睡眠窒息症所以『瞌』着咗都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