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邨完成重建後,有兩條巴士路線的中途站轉回原來地點,有該邨居民投訴,巴士在上角街埋站時發出噪音,令居民備受滋擾。運輸署跟進後稱,已要求巴士公司提示車長,於進出中途站時避免急停及大力踩油門,減低巴士發出聲響。
葵涌邨曉葵樓居民鍾先生投訴,大廈對出上角街設有九巴33A及34號線巴士中途站,車站位於曉葵樓與商場之間,當巴士停車埋站,即發出極大聲響,「尤其喺清晨6、7點仲應聲,真係好嘈,瞓都瞓唔到。」他要求將巴士站設回大窩口道。
運輸署回覆,葵涌邨第五期於2005年中入伙後,人口陸續增加,屋邨居民及地區人士相繼要求該署將部份途經葵涌邨巴士服務,還原至屋邨重建前行車路線,即由大窩口道改回經上角街,及在該處設中途站,減省居民步行往巴士站時間。
避免急停或大力踩油
運輸署與巴士公司詳細考慮地區意見及平衡途經附近道路的公共交通服務後,建議將第33A及34號線的來回程行車線改回上角街,並設置中途站。此方案是經過諮詢及獲得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支持,並於去年12月實施。
運輸署指出,因葵涌邨第五期樓宇與上角街行車道中間建有露天平台作分隔,巴士埋站時應不會造成太大回音效應。然而為減少巴士進出該站時可能產生的噪音影響,該署已要求巴士公司向駕駛有關路線車長發出通告,提示他們在進出該站時,避免急停及大力踩油門動作,務求減低巴士引擎所發出聲響。
九巴稱,根據環境保護署進行的調查顯示,巴士行經上址所發出聲音,並沒有超出法例標準。有關巴士站位置是經過全面諮詢後決定,並獲運輸署批准,故該公司維持有關巴士站,以免對使用該站乘客構成影響。該公司已提醒兩巴士線車長,於駛經上址時避免發出不必要聲音。
檔案編號:101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