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天星碼頭在十一月十一日子夜十二時正式關閉了,也代表了四十八年服務的「榮休」,和某段歷史的句號。
我們明知晚一點去,或在句號之前憑弔,意義大些,也惆悵些──不過還是白天去,不趕「最後一刻」了。上午人潮不致於擠塞,但來的都是新知舊雨,亦一番盛況。
大家心中有共同語言,便是過一天少一天,開一班少一班。這「少」,即消失於無影無踪,再依依不捨亦無能為力。
只因天星碼頭的鐘聲,陪伴我們成長,提醒我們約會時間,今後老鐘樓的大鐘倖存,但已成絕響,碼頭關燈,一切歸於沈寂。
四下不少市民,男女老少只有一個目的:盡情銘記:拍照留念、摩挲故物、舉行婚禮、見證歷史……在一個商業社會,什麼都拆、拆、拆,賣、賣、賣,沒有可保留的,沒有可珍惜的──人們必須習慣,以免自苦。
當愈來愈麻木時,我們的回憶已所剩無幾,故舊亦一一化為灰燼,可忘即忘。「真文物」變作「假古董」、「仿製品」。不要緊,心腸冷硬比較不易傷情。再見了。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