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應屆畢業副學士
Q:副學士開設以來,口碑欠佳,你今年畢業了,過去兩年的學習生活過得怎樣?
A:政府對副學士的資助有限,我們的學習設施很貧乏。課程首年,校方租用商業大廈作為課室授課,我試過上午到銅鑼灣世貿中心,下午到屯門的嶺南大學本部。同學都說副學士就像上補習社,根本沒有校園生活可言。開辦副學士,真的很像辦補習社。由於商科多人報讀,學院都一窩蜂開辦商科副學士課程,現在有一半副學士學位都是商科課程。學院根本不在意學生畢業後的出路,最緊要賺錢!
曾經有僱主這樣問副學士畢業生:「除了多讀兩年書外,你們與中七生有何分別?」政府只叫學生讀副學士,卻沒有向僱主講解,所以僱主大多不知道副學士是甚麼,也不肯聘請他們。
Q:教育統籌局計劃借錢給副學士海外升學,你認為有幫助嗎?
A:表面上是多一條出路,但我們根本沒有想過留學,否則早就出國了。而且政府只是借錢送我們出外,留學兩年起碼要三、四十萬,畢業回來,豈不是成了負資產學士?
Q:當初你為甚麼選讀副學士?
A:○三年沙士瘟疫,我受影響考試失手,放榜成績不理想,就作出抉擇;重讀?還是升學?升學的選擇有限,其中一個是副學士。當年是第二屆副學士收生,同學的決定只能靠政府和學院的宣傳。政府當年說,副學士有六、七成機會升讀直接資助大學學位,還有光明的就業前景。我相信政府,以為副學士出路真的這樣多元化,就選修了嶺南大學開辦的社會科學副學士課程。
課程為期兩年,一年後,第一屆師兄畢業了,極少人升大學,就業的師兄也不見得比中七畢業生吃香,才知道副學士升學沒有政府吹噓得那樣輕易。當初政府大力鼓勵學生修讀副學士,誇大升學機會,後來不兌現,官員竟反口說從沒有保證副學士可以升讀大學。原來政府說的六、七成升學機會,是包括海外大學。
Q:有沒有後悔選讀副學士?
A:我花了兩年時間和十萬元學費,十萬元是家人支付的,我答應過一定會還給家人,但到底何時才能還得清,也沒有把握,我的同學甚至要兼職籌學費。花了兩年青春,花了十萬元,換回來的,遠不及期望。
我也聽過一些歧視副學士生的說話。平心而論,副學士一定不比大學生,要有心理準備,日後工作待遇可能較差。其實副學士課程也非一事無成,起碼這兩年來,我學會不少東西,講師也付出很多心血。副學士也不過是一個課程,人生中的一小步,做人不是為了一個學位。我們既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好好讀下去。
以去年畢業生計算,只有百分之三點四可以升讀本港大學。我畢業後升不上大學,只能進修不受政府資助的學位。究竟前路如何,就如陳太(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所說,見步行步吧。
本報記者 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