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員常常掛在嘴邊的「移動平均線」(MovingAverage),可以作為後市去向的參考,在大市位高勢危時,很值得大家認識。
移動平均線是最基本而有效觀察股市趨勢的分析工具,將過往某段時間(例如10天、50天)的收市價相加,計算其平均數,再將數值串連起來便得出移動平均線,將平均線放在股市圖表上可藉以分析大市走勢。
移動平均線可以反映大市整體趨向,投資者除了可藉此推論大市向上、向下抑或牛皮,從移動平均線的不同特性亦可窺視大市波幅,例如線的斜度愈高,反映大市升/跌勢愈急,相反斜度愈低,大市升/跌勢愈緩慢。另外,較長日數的平均線,當線見頂回落或見底回升,都意味大市有轉勢可能。
日子短的移動平均線,有利分析大市短期走勢,日子長則有利於推測較長遠的大市走勢。至於何謂短,怎樣才算長?大致可分為3大類,5至10天屬於短期平均線,25至50天屬中期,100至250天則屬長期平均線。值得一提是,250天移動平均線一直被視為牛、熊市分水嶺,若恒生指數在250天線以上,基本上大市被視為牛市,相反若在250天以下,則大市被視為熊市。
除了衡量大市,平均線尚可用在個別股份上,散戶最想知是幾時沽貨,幾時買入?一般來說,當股價或指數由升轉跌,跌破移動平均線時,就是沽貨訊號,相反若股價或指數由跌轉升,升破移動平均線時,就是入貨訊號。
不過,上述所說只是觀察移動平均線的基礎,而且平均線只是散戶決定追、揸抑或沽時其中一個參考,移動平均線還要配合成交量及其他因素,當中的學問要靠投資者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