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孳息倒逆風雨欲來? - 王冠一

國際視野:孳息倒逆風雨欲來? - 王冠一

歷史告訴我們,通常若見孳息倒逆(inverted)──短期債券孳息高過長期債券孳息,即顯示在未來日子,經濟有邁向衰退之虞。
可是這想法是否正確,或者這歷史傳統現象會否被戳破,不無商榷餘地,因為市場中實在太多carrytrade(息差套利交易)活動,以及油元之充斥,再加上依賴出口帶動經濟之亞洲國家或地區中央銀行對長債的需求,導致孳息出現扭曲(長債孳息通常高過短債,因為要冒上時間上的風險而出現溢價,premium)。然則如此現象已出現了一段相當長時間,但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卻未見有衰退迹象,怎不教人懷疑?連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也直言這是個「謎團」(conundrum),淺薄如冠一,又如何有此智慧為讀者解答?
然而正如筆者曾經說過,別以為這個世界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瞧瞧美國聯邦債券2年孳息(4.73厘)與10年(4.69厘)之比較;又看看英國2年(5.05厘)與10年(4.52厘)giet(英國國庫債券之統稱)孳息之差異,後者今年經常有約或超過半厘之倒逆(2年孳息高過10年),不過少被抽出報道。

德國債6年來首次倒逆

OK,人們可能認為美英兩國利率較高,遂成為息差套利之士的寵兒,但是有沒有留意,歐元區近日也出現孳息倒逆現象。上周初2年德國債報3.73厘,10年期則由周一的3.78厘急挫至3.71厘,6年來首次出現倒逆。
3大經濟體系不約而同都出現這種現象,究竟有何啓示?是carrytrader飢不擇食,或是這個世界在不久將來或要迎接一場大風暴?就當冠一杞人憂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