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減息未必利美股

麥嘉華筆記:減息未必利美股

道指創新高的前後一兩天,收看CNBC財經台,見到主持人那種狂喜之態,還以為人類進入新的里程碑。說實話,見他們大喜若狂,我還以為那位天才總統及其白宮助理,發明了一台用水作燃料的汽車引擎,行車不用花半分錢,而且汽車每走一哩,車上的機器就會印出1元美鈔1張,很快就堆滿車廂!
有了這種車,錢多多都有,美鈔氾濫下,美股創新高也就毫不稀奇了。美國雖未發明「印錢車」,但有布殊/伯南克號印錢機,不斷大印美鈔,錢印得愈多,道指升得愈高,至少以美元計算時是如此。
截至10月底,道指今年約升12%,標普500指數約升10%,看似不俗,但與工業用商品和貴金屬一比,就知道美股其實表現甚差,與其他股市相比亦差一大截。

環球市場嚴重超買

標普雖說升了1成,但若以歐元計升幅就只有2%,而金價則升了22%。在亞洲,大多數股市同期都有15%至60%升幅;最厲害的是越南,升70%;上海和深圳股市升幅均逾50%,連菲律賓股市都升了37%。
所以,道指創新高根本沒有甚麼值得高興。事實上,儘管美國自1999年以來不斷擴大貨幣供應,信貸擴張之大之快實為前所未見,但美股與美債的表現卻甚差,與其他地方的資產相比,遠遠不及。
自2000年至今,美國金融資產如道指、標普500指數、美債和美元等,相對於金價的漲幅,其實等同跌值超過50%。相對於工業用商品如石油、銅、鎳等的大漲價,美元滙價等同大崩潰。同期美股與其他股市比較,表現亦大有不如。
近期有投資者認為聯儲局快將減息,寬鬆的貨幣政策足以支持經濟及美元資產。但我覺得實情剛好相反,減息只會進一步推高貴金屬、商品和外國資產的價格,美國的金融資產還是不要沾手為妙。
短線而言,環球市場均已嚴重超買,似樣的調整隨時出現。想入市?等多1個月至3個月,應該會有更好的入市機會。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
麥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