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勝熱 - 劉致新(《酒經月刊》總編輯)

涼勝熱 - 劉致新(《酒經月刊》總編輯)

全球暖化竟然來得如此迅速!吾只一介近聲逐色、好飲濫吃之鄙夫,無經世濟民之志,本不關心四十年後食無魚、水淹全球幾多大城市之大問題,但想不到短短一、二十年間,酒的好年份就由以前的「越熱越好」變成今天的「難得有涼時」。
一言而為天下法的派克和他的信徒也許還未覺得,到了二十一世紀,雖然只過了短短的六年,但是重回首,竟發現多個名區都在比較涼的年份造出了極好的酒。
例如2002,這個年份一直很給人瞧不起,直到最近兩年,重試這個比較清涼的年份,才驚覺它的層次和果感豐富細緻,相比之下,2003、2001這些年份卻飲來不夠典雅了。
不單只年份有涼勝熱的趨勢,產區也似乎涼氣候產區越來越易造出好酒。

例如,歐洲最北的產區香檳,以前常常因為天氣太涼,葡萄無法完全成熟,要加糖造成酸度極高的汽酒,只有少數年份才有一次「豐收」,釀出年份香檳。但到了八十年代以後,年份香檳出現得越來越頻密,原先以為是香檳廠為了多賣貴酒,報喜不報憂,二十年後,才明白原來是氣候越來越暖的結果。
在新世界也有這現象,澳洲雖只是一個國家,其實比歐洲還要大,過去十年,人們發現涼氣候的維多利亞省造出的酒越來越好飲,相反,本來是澳洲葡萄酒王國的南澳卻越來越給人批評為「太甜、太熟、太高酒精度」!幾年前我們以為是人們喝豐厚的酒喝得膩了,沒有想到原來是由於氣候變暖,南澳洲越來越甜,而維省酒卻由以往過份收斂變得更豐厚了!
在維多利亞,一些本來偏涼的地區在近幾年變成炙手可熱的產區,最火紅的地區是在墨爾本以北約一百公里的Heathcote,這裏的切拉子(Shiraz),味道很沉厚,要陳年才好。最出名的酒莊,是JasperHill,到了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人在這區發展。Heathcote成為價錢上升最快的產區。
現在已經到了幾乎凡看見Heathcote的酒,就可以放心買的地步了!這瓶HangingRock卻不是趨炎附勢的新產品,它的莊主一早在Heathcote買葡萄釀酒,1991年是經典之作。最近無意中發現了他的2002,這也是個極佳年份,有耐性放它十年更好!
2002年的好酒真多呀!布根地,波爾多、南澳、維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