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間航空公司,要選擇一本足球雜誌放在航機上的話,《WorldSoccer》將會是首選。無他,四平八穩,話題國際化,設計及內容不偏不倚,這些優點,也就是它大受歡迎的原因。
首先說明,《WS》曾經很時髦,那是十年八載前未有網絡的時代,由於取材廣泛,熱至歐洲話題,冷至澳洲專訪,其廣泛的取材確是大小球迷認識國際球壇的一片窗,當中的各地各方積分表,更是不可多得,隨着網絡開通,這些《WS》的優勢當然就不復存在。
作為一本月刊,《WS》當然不會與時間競爭,內容上就務求精而深,可惜的是《WS》仍然貫徹其中庸之道,不大讚也不大罵,結果成為了可看也可不看的讀物。
網絡開通優勢頓失
也由於國際關係不俗,《WS》介紹的新星,通常一年半載後總會冒出頭來;11月份介紹兩位19歲球員,一是來自厄瓜多爾的賓尼達斯,另一就是效力AC米蘭的哥古夫。也不要嫌《WS》有點悶,它至少告訴你世上新星不止禾確特。
馬啓仁
愈講愈有味道,卻堅持「鎚仔」先係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