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舊雨爭相上船 去見天星碼頭最後一面

新知舊雨爭相上船 去見天星碼頭最後一面

【本報訊】見證了香港半世紀變遷的中環天星碼頭與鐘樓,今晚將在依依不捨之中跟市民說再見。舊碼頭拆掉,換來一個不倫不類的仿古新碼頭;老鐘樓的大鐘倖存,但令人緬懷的報時鐘聲卻留不住。大批新知舊雨昨日湧往中環天星見「老友」最後一面,令天星重現六、七十年代的盛況。爭相拍照留念之餘,市民也不忘鬧政府白癡、利慾薰心。今晚子夜12時,鐘樓會破例敲鐘,最後一次為市民報時。 記者:黃偉駿

原本在碼頭的10多間商舖如今已十室九空,但無阻一批又一批市民、天星迷與慕名而來的遊客,昨日爭相上船;雖然不斷遊船河,但大部份人仍然自得其樂。碼頭門前整日車水馬龍,而且愈夜愈多人,晚上七時許前往尖沙嘴航線的入口已經大排長龍至附近的士站,年長的市民說,情景猶如六、七十年代的盛況。

市民斥拆碼頭白癡

在碼頭前開設報攤10多年的強哥坦言非常失落,除失去一大班顧客,也因為以後再聽不到親切的報時鐘聲,「𠵱家未知搬去邊,點樣安排五、六個夥計到時再算。」下個月滿70歲的陳明英老師,過去幾個月每星期也從九龍來中環坐船,「怕以後聽唔到咁好聽嘅鐘聲。」她對政府拆毀碼頭及不斷填海很痛心,「特區政府真係好白癡,一味以為地標一定要夠高,冇諗過悠久歷史嘅建築物,同樣係國際知名。」事實上,今晚告別舊中環天星碼頭,將有大批海外傳媒前來採訪。
保護海港協會與近百名市民,昨日在中環碼頭外的鐵欄綁上藍絲帶,希望保留鐘樓。協會顧問徐嘉慎批評政府「掛羊頭賣狗肉」,拆掉鐘樓及碼頭只為填海賣地,「填滿自己個荷包」。28歲天星迷Dennis坦言,每次見到仿古的新碼頭都不是味兒,「既然仿古設計,點解唔索性保留舊嘅?」

人力車車伕憂前路

碼頭搬遷,碩果僅存的幾輛人力車與車伕前路茫茫。拉車20多年的平叔說,仍未知政府如何安置他們,「可能去山頂或者港外線碼頭。」運輸署表示,現時發出了四個人力車牌照,規定在皇后像廣場與舊碼頭一帶行駛,暫未收到持牌人申請更改路線。
為免告別碼頭的人潮造成混亂及小輪超載,中環天星碼頭由今晚10時半起實施人流管制措施,非乘客不准進入碼頭範圍,乘客入閘後也須即時上船,不准逗留等候。11時半開出的尾班船將實施派籌配額限票,限載500人。鐘樓在午夜會破例響起12下鐘聲,幾艘泊在碼頭附近的慈善告別航小輪會一同鳴號回應,中環碼頭隨即陸續熄燈。大鐘的鐘面及機芯送往歷史博物館,銅鐘移到新碼頭展覽。

今晚子夜12時正,舊中環天星碼頭跟港人說再見,老舊鐘樓會最後一次為港人報時。 張志華攝

市民用手機拍下鐘樓,留住了畫面。

《天星迷心聲》
陳明英(老師)
「好痛心,政府乜都話拆,我覺得好白癡!」

《天星迷心聲》
吳太(家庭主婦)
「今(昨)日專程同幾位幼稚園家長同小朋友一齊嚟送別中環天星碼頭,驚聽日太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