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海鮮蘇眉即將從酒席晚宴中悄悄消失了,漁農自然護理署下月起實施出入口管制,所有進口蘇眉必須取得許可證。批發商指出,蘇眉出口審批嚴格繁複,法例實施後,就算有得賣,也勢必成為價比高級魚翅的珍品。港人今後很難吃到蘇眉,只能怪過去吃得太多。
根據《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下月1日起,蘇眉的進口、出口或管有,都要先向漁護署申領許可證。這是因為蘇眉在全球數量大減,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法例的目的就是要保護垂危的蘇眉,否則牠們就會絕迹。
業界:入口手續繁複
業界:入口手續繁複
漁護署已向業界講解新法例內容,首當其衝的是海鮮批發商。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說,法例正式執行後,香港恐怕再無蘇眉出售:「法例唔係唔畀賣,但係要攞入口紙。照我所知,幾乎全東南亞嘅國家都唔會批出口紙,何來入口?剩番只有印尼,但係手續好繁複,都幾頭痛。」
研究蘇眉生態多年的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副教授薛綺雯指出,蘇眉本來可以成長至長兩米,但經歷多年的濫捕,目前在街市酒樓看見的只有長35至50厘米,都是未發育的幼魚。漁民在蘇眉還未繁殖下一代之前,已經把牠們從海中捉走,導致蘇眉數量逐漸下降,過去5至10年來暴跌了一半。
因肉質嫩滑無魚可比
這種苦果,海鮮酒樓知得最清楚。明星海鮮酒家集團分區經理古潤煌說,蘇眉近年買少見少,價錢也愈賣愈貴:「試過有個客擺60圍酒,要60條蘇眉,我哋搵咗一個月都湊唔夠數,900元一條,都只係搵到10條。」他說,蘇眉曾是婚宴的首選,因為肉質嫩滑,無魚可比。
蘇眉的稀有化程度相當驚人,薛綺雯在印尼的普查發現,在過去常見蘇眉的海域,現在平均每20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萬宜水庫,才找獲一條蘇眉。她希望法例執行之後,瀕危的蘇眉可以獲得重生。
記者: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