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姬」冇「音公」 - 李碧華

有「音姬」冇「音公」 - 李碧華

據調查發現,女士進廁所時間,普遍比男士多近一倍,故政府準備修例,把男女廁比例由1:1,提高至1:1.25云云──所謂「調查」,多餘之至。最笨的小孩也知道,女生上廁所比男生複雜些,也「姿整」些。浪費人力物力作研究?之後還煞有介事地報告?你說是否好天真?某些男士方便後有連手也不洗的,當然省時省力省資源省空間。
日本注重洗手間文化和優雅氛圍。廁座除了各式先進設施,如暖板、沖洗、烘亁……還有個「音姬」(FlushingSound或悅耳音樂),用以掩蓋不雅聲音。其實人人一樣,何須矯飾?「音姬」之設,應是尚未水乳交融希冀給男生留個好印象的女生,那忐忑、慎重而唯美的保護──正如世上沒有男人,女人根本不戴Bra。
女用「音姬」,那麼男用應是「音公」。原來大部份男廁無此設施,若有,只因配套,聊備一格。男人大丈夫,誰用?
所以日本廁所「冇陰功」。如果壞了,便「音謀敗露」或「音訊杳然」。男入女廁「音差陽錯」,上廁所不關門的女生,「音容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