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治哲學家伯克(EdmundBurke1729-1797)說:Theonlythingnecessaryforthetriumphofevilisforgoodmentodonothing。這句話應怎樣翻譯?譯做「惡人得勝的唯一條件,就是好人袖手旁觀」,似未能曲盡其意。
讀者示下那句翻譯,意思其實貼近原文,無所闕遺,只是句子結構也受原文拘束,讀起來就覺得不及原文精警。假如改為「只要君子不挺身而出,邪惡就會勝利」,當會好一點。
貴欄月前談到轉述句(indirectspeech),說假如轉述時事情還未成過去,則動詞不一定要用過去式。這法則也適用於會議記錄嗎?例如MrDavidLeewillnotbeabletoattendtheconference(李大衞先生將不能出席會議)、MrDavidLeereportedthathestillawaitsthetravelagent'sreply(李大衞先生報告說,他還在等候旅行社的答覆)等。我在會議記錄中讀過這樣的句子。
正式的會議紀錄,宜把原句的現在式動詞一律改為過去式,這一點拙欄其實早已談過。會議紀錄是供日後參考的。你草寫紀錄時,李大衞可能還在等候答覆,會議也可能還未舉行,但一個月、一年、十年等之後,那會議、那等候應該都已成過去,所以,都應用過去式動詞敍述。讀者說的第一句,willnot宜改為wouldnot。第二句stillawaits文法上須改為isstillawaiting,用現在進行式表示「目前還在等待」;寫會議紀錄,則宜用過去進行式wasstillawa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