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人去,新人來,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提名蓋茨(RobertGates)接替拉姆斯菲爾德出任國防部長,顯示美國對伊拉克政策和中東政策都會出現大變。
蓋茨是由老布殊時代的美國國務卿貝克(JamesBaker)領軍的伊拉克研究小組(IraqStudyGroup)成員,小組專為喬治布殊碰得焦頭爛額的伊拉克政策尋求新方向、收拾爛攤子,成員在政界、外交界資歷深厚,都是大人物,被喻為「智者」(WiseMan)。
改變伊拉克政策先兆
蓋茨當過中情局局長,對國際政局和外交政治都摸得通透,喬治布殊起用他,可說是他要改變伊拉克政策的先兆。
因為伊拉克研究小組已寫好報告,建議喬治布殊徹底推翻現行伊拉克政策,分階段將美軍撤出伊拉克,跟伊朗和敍利亞對話,以及打消在中東建立民主政策的圖謀。
建議全都跟拉姆斯菲爾德講打講強的政策不同,本來在中期選舉前出台,但由於建議敏感,所以才押後公布。但不用等公布,蓋茨登場成為國防部長,意味美國對伊拉克和中東政策大變。
前助理國防部長科布(LawrenceKorb)就分析:「美國會逐漸減少駐伊士兵數目,以示不會長期插手當地內政。」美國智囊組織列克星頓學院(LexingtonInstitute)專家湯普森(LorenThompson)也說:「毫無疑問退兵是遲早問題。」
美國自2003年出兵伊拉克以來,美軍已死了2,800人,目前仍有14萬名士兵在當地駐紮。有專家指目前美國能做的只是派兵維持局勢,而最壞打算是當地全面爆發內戰。另有華府官員指伊拉克當地需要美軍維持和平,並要培訓當地軍人。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forStrategicandInternationalStudies)專家唐納利(TomDonnelly)說:「我也希望蓋茨能撥亂反正,不過蓋茨沒有防衞經驗,恐怕最終拍板的仍然是布殊。」
路透社/英國《衞報》/《每日電訊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