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馮富珍今日正式成為世衞「一姐」,其實她是半途出家讀醫科,在以家政科成績優異聞名的何東女子職業學校(現何東中學)畢業後升讀教育學院,在中學任家政教師一年後,才隨丈夫到加拿大讀大學並轉念醫科,走出廚房邁上國際政治舞台,陳馮富珍仕途可說一帆風順,前上司對她的評語是為人坦率兼口才出眾,「所以有時會講錯嘢,講咗啲輕浮說話。」
何東中學校長何鳳屏稱,陳馮富珍是該校1966年畢業生,03年曾出席50周年校慶活動,近兩年陳太身在日內瓦,未有返母校,校方暫未安排慶祝活動。該校早年家政科出眾,女生烹飪及針紙了得,陳馮富珍自言最愛上家政堂,拿手焗牛油蛋糕,也愛話劇及籃球,曾在球場上摔破眼鏡。
中學畢業後,陳馮富珍升讀羅富國教育學院,之後任教師,「主要係教女學生點樣煮飯同做衫。」一年後她當時的男朋友,即現時丈夫陳志雄要到加拿大讀醫,她一於做「跟得」女友陪男友一同習醫。
文科女生轉讀醫科,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但最大障礙是要獲大學批准入學,幾經游說才獲校長格外開恩,入學後男朋友為她惡補,她最終以全班首名畢業,她更向師妹自詡「全班第一,好易㗎咋。」
回港後陳太加入醫務衞生署任醫生,之後平步青雲僅10年便官至助理署長,94年更成為衞生署首位女署長。前衞生福利司黃錢其濂接受本報長途電話訪問時透露,當年擢升陳馮富珍除了論資排輩外,其較親和的形象及良好口才也是升官「本錢」,「佢夠膽向市民解釋公共衞生問題同醫療事故,令政府形象較公開同有透明度。」
黃錢其濂:她太坦率
黃錢其濂又說,由於當時司級官員均是政務官,故在公共衞生問題上頗倚賴修讀社區醫學的陳馮富珍意見,「佢有呢方面知識,企出嚟講嘢先有信心。」她憶述陳太接任署長後不久,香港霍亂頻生引起公眾恐懼,陳太願意面向公眾解釋應記一功。03年沙士期間,她致函陳馮富珍建議她多向市民說明疫情,後來陳太每日下午召開例行記者會,「政府開放啲,市民先會有信心。」
「我日日都食雞」已成陳馮富珍傳世名言,黃錢其濂指這是陳太個性太坦率所致,「人未必十全十美,有時會講咗啲輕浮說話。」她與陳馮富珍私交不俗,昔日「手袋黨」聚會時,兩人合唱《皇后大道東》最合拍,「佢喜愛音樂,唱歌好勁。」
記者 羅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