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1111,多好記認的一天!同一天,不同性質的請柬收到超過十一幀,包括老友記林祖輝的婚禮。惜當天自己早已訂下在外地工作,香港再好的派對再親的約會全數放棄。
相信最為港人繫心的活動是天星小輪惜別,四十八年歷史中環天星碼頭最後一程的告別航。多謝天星小輪吳天海先生的邀請,如非公幹在外,肯定親身參與這個傷逝時刻。
那天多報章邀請,黃昏時分跑了一轉中環到尖沙嘴偷雞不落船再轉回中環的旅程。這樣旋轉來回是我住在中環歲月每屆黃昏經常用之享受日落的行程,坐在同一個位置一轉來一轉去,直至太陽下山,兩岸天色漸暗,燈飾換上晚裝才盡興下船,一切燥火熱氣涼了半截,未夠喉?
還有兩趟香港獨特的百年老號選擇:其一是山頂纜車,從中環天星碼頭信步走上纜車站,骨直上山,繞山一轉,可能走路下山,可能在老山頂餐廳,望南丫島方向露天庭園尋一角清靜,開一瓶清香涼快Chardonnay,溶入夜空氣,自遊的享受不一定出國,在家便很好。不然轉搭電車,選樓上單行無伴座,面向窗外,讓它叮叮叮向東走又叮叮叮向西走,沉默看着街上人流風景,心花怒放直至盡興。
雖然天星小輪今天乘客量與未有地鐵及過海隧道前的情勢相差十萬八千里,但依然為遊客及有心本地人喜愛擁戴;只要有市場,不愁落幕。然而,滄海桑田,市容不斷移動改變,一般蟻民何力抗衡?只好逆來順受,不斷填海搬遷,碼頭移位早已不是第一次,只要海港繞着仍然海水,只要它未填塞變成江或渠,天星小輪仍然蕩遊港九兩岸,對小輪心儀及享受的心情誓必不移。
未能在十一號凌晨之前上船,半夜時分到了隨天星蕩離中環碼頭,大伙從船上向着這位四十八歲的老朋友告別,小輪駛至對岸尖沙嘴,再回頭,上岸便是國金大廈前的新碼頭。
告別,告別,告別,一次一次面對人面世事變更,何得會揪心?日子反正向前,願與不願早非自己意願,不若微笑面對,向往昔告別;藍天如是,濕地如是,海港如是,天星碼頭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