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英文叫什麼?
「親子」中文本來指「親生兒女」或「親愛兒女」,所以《淮南子.繆稱訓》說,不以仁愛和睦家邦,則百姓叛君,「親子叛父」;《禮記.表記》說,「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今天以「親子」說「父母兒女」,應是向日本學舌,台灣始作其俑,香港、大陸尤而效之。我常覺得這一代中國人多數只有資格熱愛日本軍曹、日本旅遊等,卻不必談什麼保衞釣魚台,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兒女」英文叫parent-child,例如:(1)Allthistalkaboutparent-childrelationshipismakingmesick(大家一味談父母兒女關係,令我深感厭倦)。(2)Theschoolhasastupidparent-childdayonceamonth(學校每個月舉辦一次無聊的家長兒女日)。「偕子閱讀計劃」、「父母兒女溝通」等,也可譯做parent-childreadingscheme、parent-childcommunication。
香港教育學院的環保袋上印着Makeadifference.Becomeateacher六字。那make和become是不是應改為makes和becomes?
Makeadifference.Becomeateacher是英語國家教育界常見口號,不是香港教育學院所創,意思是「欲求變革,可做教師」。這兩句用的是Pleasestandup(請站立)、Nowlisten(你聽着)之類祈使句法(theimperative),說話的對象是You或「你」,所以不用第三身單數形式動詞makes和becomes。
Makeadifference是成語,有「影響或關係頗大」含義,例如:Gorbachevreallymadeadifferenceinworldpolitics(戈爾巴喬夫對世界政局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