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教育因特首推出學券制而成為話題,社會明顯認為學前教育對孩子非常重要。我相信,若是當年政府推行強制性幼園教育,我媽一定會大力贊成。
我三歲半便被送進村裏新開辦的幼稚園,好讓照顧我的女傭有時間透口氣做正經事。我好像不十分介意,因為幼稚園是更大的表演場地,有同學、有老師,增加我要爭取作觀眾的對象。可能過分落力,第一個學期的報告,老師的評語是我「上課時說話太多。」三歲定八十,長大後一直有人批評我說太多話。其實說話太多的人多的是,豈獨我為然?
幼稚園的一個家裏沒有的好處,就是舉辦的表演比較專業。我最高峯的表演,是跟其他七位小同學,一起跳莫札特的小步舞曲。我和其他三名女孩子穿了粉紅色綢緞縫製的荷葉邊長裙,綴着粉紅色縐紙製成的牡丹花,斯斯文文地隨着老師的鋼琴彈奏跳舞,不但村裏從未見過這樣的表演,我以後的一生之中,也沒有機會再表演一次。我記得媽媽親自縫製我的舞裙,非常為我而感到驕傲。沒有幼稚園,我在家裏姊妹間表演的「行頭」,只有聖誕節裝飾拆下來的縐紙彩帶,和偷偷借來的康妮姨姨的絲巾。媽一聲叫喚,就要匆匆扯掉才去見人,哪有這樣在學校禮堂上大搖大擺。
我們小小村裏的幼稚園,據說竟出了政府高官,施祖祥告訴我,他是我幼稚園高班的同學。回想起來,我的幼稚園經歷,正好反映了香港歷史發展;我的老師和校長,是從上海來的一家人,打扮、談吐跟我們很不同。我不喜歡學校教育,但幼稚園經驗算是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