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遺棄不肯購物的青海旅行團而惹起極度關注的導遊,昨日遭旅遊業議會正式罰停牌3個月;事件中的旅行社則罰款10萬元,暫停會籍1個月,但緩刑半年,其間可繼續接待來港團,裁決成為議會成立28年來最重的一次懲罰。有議員不滿議會未有早處理零團費帶來的問題,審理投訴又透明度不足,促請政府改革旅遊業議會,加入更多非業界代表。
議員:改革旅議會
事件中被罰的金昇國際旅遊昨如常營業,職員稱負責人不在,不作評論。正訪港的內地旅客對判決表示歡迎,指有助保障權益。本報昨未能聯絡事件中的嚴姓導遊作出回應。
旅遊業議會完成青海團遭遺棄的調查,總幹事董耀中昨日說,該導遊雖解釋當日無意棄團,也受家庭事故影響心情,但委員會認為事態嚴重,故決定暫停其導遊證3個月,但會扣除先前已被暫停的14天。
他又說,規條委員會昨也認為,旅行社沒有確保導遊遵守守則,事件也令香港和業界聲譽受損,故罰款10萬元及暫停會籍1個月,但因團友稱滿意有關行程安排,導遊又承認事件與旅行社無關,故暫緩執行半年。導遊和旅行社可在14天內上訴。
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吳光偉批評懲罰太重:「導遊同旅客都話唔關旅行社事,議會有乜理據罰咁重?」他批評議會成員代表性不足,以小圈子審議方式處理事件,該會考慮協助被罰旅行社平反。
導遊協會指不公平
導遊總工會會長黃嘉凱滿意判決,形容「判咗殺手(導遊)、又判埋主謀(旅行社)!」但他擔心罰款最終會轉嫁予導遊:「試過有旅行社被罰四萬蚊,要扣個導遊人工。」註冊導遊協會主席王維永批評,對導遊的罰則不公平、不公開,「透明度唔夠高,以咩理據罰都唔知。」
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批評事件對旅行社懲罰不足,而議會一直對零團費引起的問題,視若無睹,故應引入更多非業界代表、增加決策透明度等。經濟發展及勞工局長葉澍堃說,會研究需否強化有關罰則,及需否在議會加入更多非業界人士,如律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