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解讀:買股實錢充斥導致減息

新聞解讀:買股實錢充斥導致減息

雖然名義上本港銀行可自行決定利率,但真正能夠「話事」的只有滙豐銀行。現時本港減息與否,毋須緊貼美國的步伐,反而要看資金流向與銀行同業拆息水平。

流入資金非為買工行

香港是自由港,資金走或留看似無迹可尋,但其實站在市場最前線的國際大銀行可從資金性質、流動形態以及基礎經濟分析,掌握最神秘的資金流動情況,並按此部署最切合自身利益的利率政策。
是次滙豐毅然減息,主要是內部分析認為近一個多月來,本港持續出現的資金淨流入是由「實錢」支撐,而非認購工商銀行(1398)新股不成即撤出的「熱錢」。
這批被視為非動輒即走的實錢,有些可能是準備投資內地具體項目、尚未到位而逗留本港的資金;但更多的是覷準人民幣繼續升值、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世貿年底開放帶來的商機,及美國經濟出現崩潰(collapse)風險降低等利好形勢,而透過投資港股(特別是中資股)伺機獲利的資金。
現今,港股逼近萬九點,市值近12萬億元,市盈率約14至15倍,1個月港美息差拉闊至120點子。上月底,美息維持不變,港股在萬八點上落,市值約11萬億元,當時港美息差介乎70至80點子,由於尚未衝破80點子的減息警戒線,滙豐可謀定後動。更重要的是當時工行尚未上市,資金回籠後去向未明,故上次美國議息後,滙豐未有減息。
不過,其間港美息差再擴闊40點子,港股市值上漲約6000多億元,滙豐相信明年首季,1個月港元拆息仍低企約3.8厘,與現水平變化不大(昨日1個月拆息報3.7厘)。

可支持恒指破二萬關

從上述資金淨流入的速度估計,可支持港股攀至16至17倍市盈率的水平。早前瑞銀證券港股策略員陸東預測,港股明年市盈率可達16至17倍(即恒指見21700點)。
當然,資金流向因應市場氣氛改變而隨時「轉軚」,由實錢變熱錢,但按過去一年「任三招」出台後的新市場秩序看,除非港美息差急速收窄到60至70點子或以下,才會觸發滙豐考慮加息。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