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樓市升跌利率非關鍵

財智語陸:樓市升跌利率非關鍵

昨日港股上演精采的一幕,午市曾在恒指急升逾200點的情況下一度倒跌逾70點,而這上下波幅300點的過程,只用了不足15分鐘時間完成,走勢可謂極具娛樂性。港股累積這樣多的升幅,出現二三百點的調整十分正常,不過,單日出現如斯大幅度的波幅,則反映出短炒的風險已大大提高。
銀行減息,是地產股的助燃劑,事實上,即使沒有減息行動,相對落後的地產股仍會上升,因為它們落後於大市實在太多了,只是一步到位還是分段完成而已。所以昨日的恒指高位調整,跌的只是中移動(941),地產股所受的打擊有限。我短線看好地產股,與樓市沒有太大關係,早前文章已指出地產股單是炒落後的概念已足夠了。事實上,要繼續挾高港股,很難日日都是獨沽一味靠中移動及滙控(005),地產股自然有其要扮演的角色。至於市場普遍相信減息可刺激留在銀行體系龐大資金流入物業市場,刺激樓市交投暢旺,有利地產發展商盈利,對此老生常談的解釋,我只認同部份,對股價的真正影響未必如想像般大,但在這種壞消息當好消息炒,好消息當更好的消息炒的市況下,自然可收推波助瀾之效。
利率升跌對股樓的影響,不能一下子就蓋棺定論。就以股市而言,好似年來美國多次加息,為何美股會節節上升創新高?撇除近來受政治因素的影響,美國加息雖是壓抑通脹,但另一方面反映出商業活動頻繁,由需求帶動利率向上。生意人不是儍的,如果回報不超出成本,誰會借錢?所以在之前的加息周期,每逢加息前會對股市帶來壓力,但之後在企業盈利有支持下,股市仍是向上。套用在本地股市仍是一樣,利率下跌,是一個短期的心理刺激,只是好彩遇着港股瘋狂才將利率因素的影響擴大。

跌市洗禮港人趨保守

至於上文提到市場相信減息可刺激銀行體系資金流入樓市,這是一個理論假設,實際情況未必如此。今次港股升浪可以「升到你唔信」來形容,其一原因是沒有太多散戶有貨,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散戶會沒有貨?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我身邊有不少散戶朋友(當然是一些超富貴的散戶),直至現在都寧願揸現金,並不是他們蠢唔識買股票,而是一些經歷令他們改變。雖然香港經濟持續增長,但相對97年前的客觀條件有很大的分別(如經濟有被邊緣化的危機、政治的爭拗),因而令香港人潛意識出現信心不足的問題。
加上以前沒有人信股樓會跌,但經過幾次股樓跌市的洗禮,信心更受影響。因此,他們(或者部份香港人)在投資策略上有意無意間已趨保守。近來股市升得顛,賺唔到都不打緊,最緊要唔使輸。至於買樓這項重大投資,更加是要深思熟慮,所以我始終認為減息對樓市及股市的影響有限。事實已告訴大家,如果減息可全面刺激樓市及股市,股樓高位早應出現於零存款利率時期,而非現在。
主導股樓最大的動力是信心,而非利率。港股的瘋狂,不是來自本地的信心,而是外資及「北水」的信心。但樓市則不同,最重要仍是靠內在信心,去年樓市炒過龍,發展商先訂高價再劈價又或以其他變相減價的優惠售樓,始終為樓市加添變數。但我相信地產股短期可獨立於樓市表現,因為大家所炒的誘因不同。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