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離不棄、不貪不謀的霍老 - 盧峯

蘋論:不離不棄、不貪不謀的霍老 - 盧峯

在霍英東先生逝世後,不少人都說沒有人能替代霍老的地位,沒有人能再扮演霍老的角色。這樣的說法並沒有誇大,因為霍老本來就是特殊歷史環境的產物,因為霍老跟中共的深厚關係本來就是特殊歷史環境的產物。現在整個歷史環境已改變,要再產生像霍老這樣的人物是不可能的。
為甚麼說霍老是特殊歷史環境的產物呢?誰都知道,中共奪取政權後不久便成為美國及西方世界圍堵的對象,再加上中共內部政治鬥爭一浪接一浪,中國大陸跟外界的交流、聯繫、商業貿易往來陷於停頓或半停頓狀態,甚至外間的訊息也不靈通。在這種被孤立、被圍堵的處境下,中共必須依賴一些不怕政治壓力、不避親共嫌疑的友人作她的中間人,讓她能跟外界保持一定的聯繫,讓她能有一扇窗戶跟外間通商及交流,讓她能有較多活動的空間。霍英東先生正正是這樣的友人,正正扮演了這種為中共打開一扇窗戶的角色;他不僅在韓戰期間為中國大陸提供了不少必要的物資,其後又大力促成中國大陸重返國際運動組織。可以說,霍老跟中共是相識於微時的朋友,他並因着這樣的聯繫而吃了不少苦頭、而備受政治壓力與封鎖。現在的香港還有這樣的人物嗎?還可能再出現這樣的人物嗎?
事實上隨着中國成為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成為商機最蓬勃的國家,不少人都搶着要成為北京政府的朋友、都成為忽然愛國的人,但這樣的人能跟霍英東先生相比嗎?能代替他的角色及地位嗎?

不過,霍老最值得尊敬的並不是他跟中共當局建立的長期友誼,霍老最值得尊敬的是他沒有利用這樣的友誼、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及關係在內地或香港攫取商業利益及攞着數。誰都知道,中國大陸即使在改革開放後、即使到現在依然是個人治的社會,依然是個講關係的社會;誰的關係好、人面廣,誰就有機會得到特殊優惠、特別對待,例如較容易得到優質土地,例如較容易得到某些業務的經營權。以霍老的人脈關係,以霍老跟中共最高層的關係,若果他要得到甚麼優質土地發展權或碼頭經營權,讓他的商業王國大展拳腳,大概沒有誰會拒絕他,甚至可能主動幫助他。可霍老並沒有這樣做,他並沒有向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要這要那,只是實實在在的投下大筆資金希望發展南沙地區,希望令南沙這片原來較荒蕪的土地能變成一個珠江三角洲的水陸重鎮。霍老這種不倚賴、不利用政治關係攫取經濟利益的態度不是很罕有、不是很值得尊重嗎?
霍老不單沒有利用他的政治地位在中國大陸大展拳腳,他也沒有利用他的超然政治地位在香港爭取甚麼特權或好處。要知道霍老是國家領導人之一,跟前特首董建華先生關係也非常密切,他若要在香港爭取甚麼經濟或商業利益,只怕董先生及特區政府不容易應付。然而霍老自回歸後在本地商界一直保持低調,既沒有指指點點,也沒有像很多其他財團或富豪那樣向政府施壓,更沒有向政府爭取甚麼好處或利益。霍老這種超然於本地商業利益的做法、這種不利用權位謀取商業利益的態度,不是很難得、很值得尊敬嗎?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