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試鋪吸水馬路

廣州試鋪吸水馬路

一種像海綿一樣能將地面積水迅速吸收的新型路面,有望在廣州城區「水浸街」改造中大顯身手,荔灣區陳家祠北邊龍源社區已率先鋪設這種「會喝水」的馬路。廣州市市政園林局表示,計劃大範圍推廣這種透水性路面材料的應用。

減少水浸街情況

新鋪設的「會喝水」馬路僅長260米,外表像普通水泥路。但當工作人員向路面倒下一桶又一桶的自來水時,路面很快便將水「喝光」了,無任何積水。廣州市共用事業設計院總工程師梅衞平稱,經測算,該路面每平方米每分鐘能吸收270公升左右的水,廣州雨勢較大時通常也不過每分鐘100毫升,因此,透水性路面的鋪設可以減少水浸街。
據梅衞平介紹,透水性路面以下是特殊處理過的沙石層,多空隙的結構使得路面上的水能迅速下滲入地下泥土,德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鋪設透水性馬路。他還表示,新鋪設路面至少能承載2噸左右的車輛行駛也完全沒問題,因此今後將積累經驗把其應用於車行道,起到更廣泛的環保作用。
廣州《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