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你答:希望老人安心上路

我問你答:希望老人安心上路

Q:你怎樣開始為無依老人在生前規劃身後事?
A:八年前,我在中西區當露宿者外展社工,認識一位在上環觀音廟外露宿的老伯。經過兩個月相處,我說服了七十多歲老人家放棄露宿生涯,可惜,他上樓不久證實患肺癌。有一天,他急召我到老人院,悶悶不樂地掏出心結:「多謝你幫我由無家變有家。我曾經露宿街頭,將來死後,真的不想再露宿。」
我聽了心酸也為難,因為當時的社福服務不包括這項計劃,幸好開明的上司批准我答應老伯要求。「你放心,我一定替你辦好後事。」老人家聽到最後願望得到回應,開心得拉着我的手。一年後,老伯病逝,我按手續到殮房認屍、把遺體火化、安放骨灰。
其實我們一直以死為忌諱,迴避了老人家對身故服務的擔憂。至○四年九月,我在聖雅各福群會正式開展「後顧無憂」規劃服務(電話:28313230),在律師見證下,為有需要而合資格老人家登記身故喪葬服務,現在已有四百人參與。
Q:這些老人身故後,你會親自認領他們的遺體嗎?
A:過去十多個參與計劃的老人過身後,都由我認屍。他們或是因病、或是失救而死,有人久病被細菌蠶食了半邊額頭,有人一隻眼珠凹陷不見了……面對「老朋友」死後的恐怖遺容,一向怕見死屍的我,只能以最大誠意對着遺體說:「我一定盡能力完成你們的願望,請安心上路。」將來接受服務的老人增加,相信要其他同事分擔工作。

Q:老人家通常對身後事有何要求?
A:有些人一定要南無師傅念經、燒路票替他開路;教徒要神父、牧師、詩歌班作最後禱告;性格瀟灑的會免卻一切儀式,要求把骨灰撒在紀念花園滋養花樹。見過孤身上路的老人葬禮,我明白無論在世經歷甚麼、擁有過多少,當親人朋友先走一步,孤寡的人就需要人協助、安慰。這種服務,生前比死後更重要,例如義工在老人家生日當天把壽包送上門,已令他們喜出望外:「我以為參加計劃以後是等死,今後,我想等吃壽包。」
Q:為何一些有子女的老人家也來找你辦身後事?
A:你知道老人家的心理嗎?他們善良,怕打擾人,更怕連累子女,甚至擔心工作忙碌的子女為自己辦喪事會被炒魷。操勞一生,甚麼苦都可以吞,最淒涼是無法為自己做身後事,所以很想我們社工代勞。可是,對不起,有子女的,我們不能幫,因為我們不希望取代為人子女的最後責任。
本報記者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