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股票平貴無絕對標準

財智語陸:股票平貴無絕對標準

港股市底仍然很強,上周五曾一度回吐,但很快便在低位彈升。港股與其他股市出現背馳,最大原因是香港錢多。「香港錢多」這句話聽得多,但真正有多少?純計算銀行體系內的資金已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全部出動,相信港股更不是現在的光景了。但回到實際情況,我所指的「錢多」不是指上述只是「得個睇字」的資金,而是近年推動港股的新興勢力中東資金。有不少在投資銀行工作的朋友,他們都指出近年的IPO落「頂飛」(即IPO最大上限的認購額)的,大部份都是這些中東資金,尤其是對國內的銀行股,更是趨之若鶩。
就以上周五為例,工行(1398)被狂掃,而且成交金額單日高達73億,當中部份的購買力,市場盛傳便是來自中東資金了。過去3年,是商品市場的大牛市,油金齊飛,中東佬賺到肚滿腸肥。通常用賺來的錢作投資,特別豪爽,所以他們的買盤也特別狠勁,如果中東錢繼續留在本地市場,個別股票仍可升到你唔信。

沽了工行要翻兜

提及工行,多次建議投資者一定要死揸,因為在龍頭概念及其他的炒作藉口(如入MSCI,恒指成份股或H指成份股)下,工行仍有不俗的上升空間,即使是市值大,只要市場相信及有「水」支持,股價仍可如脫韁野馬。近來電台的「烽煙」節目及讀者來信,都會問及工行,問題離不開兩個:一、上市當日高追點算?相信現在已不用多回答已知點算了。二、如果是3.5元沽出又點算?我可以答你不用點算,快些重新入市,即使是3.6元也要買。假設你買了之後又驚會跌,又驚到時又心思思想沽,最好的方法是從股票戶口提出來放入保險箱,再過三五七年後再取出來好了。
從烽煙節目或讀者來信中可以看到他們沽出工行都是持同一理由,就是市賬率已抽高。早前在建議11元仍要追招行(3968)的專欄已指出,市賬率只是一個參考數值,它的平貴不是決定股價前景的因素。所以,如果有增長潛力,再貴的市賬率也要買。正如交行(3328)升至現水平,市賬率也不便宜,但股價仍照創新高。買國內銀行股,是買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長,銀行為百業之母,經濟起飛令商業活動增加,銀行股股價一定受惠。
股票平與貴,很難完全用數字上的估值去衡量,最重要是投資者覺得那些股票還抵唔抵買。正如上述提及的中東資金,在它們眼中有中國概念的股票現價絕對不貴,因為在他們的股票市場裏,未必有此種質素的股票,所以它們也只得越洋掃貨。又例如現在於納指掛牌的中國概念股,初上市的表現總有逾數倍的升幅。在我們眼中可能覺得是「有無搞錯」,但在外國人眼中有「中國」二字便要大幅加上溢價。因此,平與貴,不是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是由市場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當然,傳統的基本分析是幫我們找出一個合理的參考數據,但實戰上要酌情調控數據的上下波幅,否則很容易錯失機會。一些從事傳統基金的朋友,他們不約而同認為近日的升市都的確有點無厘頭,但市況瘋狂之餘,他們亦要為投資組合爭取表現,有時候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明知貴的股票也要跟風追入,不過升了上來,他們又不覺得貴了。事實上,基金經理也是人,也要向客人交代,所以在股市,沒有絕對的平貴,只有賺錢抑或蝕錢而已。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