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訊:明星如糧票

上海通訊:明星如糧票

經歷過物品短缺時期的內地人士,都知道當年糧票的份量。沒有糧票,或者配給的糧票不夠,那就要到黑市去用雞蛋換取。糧票又分全國與地方兩種,前者因為全國通用,自然吃香,換的雞蛋可以是後者的十倍,所以矜貴得很。
糧票已經消失了好多年,但娛樂圈內,總還是有「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的區別。像毛阿敏、劉德華、趙本山,自然是地球人都知道,確定為全國糧票無疑,而像上海滑稽戲的王汝剛,因為受語言的限制,就只好自嘲是地方糧票了。這幾年電視選秀運動風起雲湧,造出的速成明星數以百計。由於主辦單位有中央台和地方台之分,最終選出的人,自然也就分為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
央視近年的選秀,除了個原生態唱法的阿寶還有點號召力,其他人基本上偃旗息鼓,比起湖南的「超女」、上海的「好男兒」等,不知要落伍多少年,於是,就出現了全國糧票沒人買,地方糧票各自賣的奇特景觀。

地方台超女演出機會受限

而今年的上海灘,最熱鬧的電視節目當屬《舞林大會》和《加油!好男兒》,可到最後,尷尬的也是那些得獎者。首期《舞林大會》評出的冠軍,是在少兒節目中領操的,基本上以不說話為主的主持人。上海「好男兒」最終出線的那群「好男」,則以外地選手為主,唯一一名本土選手,是不會說話的聾啞人。根據地方糧票的通行原則,這群人基本上只能在上海活動,於是,只要打開本土的任何一個電視節目頻道,就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好男」混迹。歌、藝、才、學樣樣不精,只憑臉蛋吃飯的「好男」怎麼經得起如此折騰?惡評一時滿天飛舞,大有不把地方糧票撕碎,絕不罷休的勢頭。
有時候,命運還真會開玩笑。偏偏湖南的「超女」,選出了一個正牌上海姑娘做冠軍。一時間,上海白領麗人揚眉吐氣,尚雯婕的大名如雷貫耳。但「超女」是湖南的地方糧票,尚雯婕在上海的平面媒體上大放異彩,可就是不能在本地電視上露面。
糧票之爭,說白了,是電視台的利益之爭,只是苦了那些正做明星夢的獲獎選手,荒廢了職業、學業不說,到頭來只能混個地方糧票,或者是沒人光顧的全國糧票。
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