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份幸福 - 葉念琛

吃一份幸福 - 葉念琛

一大班朋友吃飯,最掃興的場面,是當你開懷大嚼的時候,卻總是看見隔鄰有人舉着筷子,一臉躊躇,原來你叫來的一桌子的食物,全都不合她口胃。
難得跟朋友吃飯聚舊,你是衷心盼望那一頓飯能吃得興高采烈。她在飯桌上滔滔不絕地向你訴說最近生活上的喜樂和哀愁,食物在這時候變得特別重要。當彼此分享是一些快樂的回憶,美味的食物無疑會錦上添花,把快樂的氣氛裝飾得更美輪美奐,永誌難忘。
要是當朋友絮絮地在埋怨人生裏苦澀和悲傷,此時送上的食物偏偏是倒胃得難以下嚥。雙重傷痛恍如在傷口上灑鹽般刻骨悽愴。人在倒楣的苦難時刻總喜歡把一切都從壞處裏想,將一切同時發生的不好事情都當成是老天爺接二連三,預先安排的無情玩笑。不可彌補的遺憾同樣是永誌難忘。
從此以後,跟朋友吃飯,叫菜前,我總會禮貌地先問對方有甚麼不吃。
我多希望跟我一起吃飯的朋友,最後都能吃得高高興興,捧着飽飽的肚子,滿足盡興地回家。
很久前讀過一篇許冠文的專訪,許幾十年來無海鮮不歡,太太差不多天天也陪他一起吃。但直到最近,許忽然從太太的老朋友口中得知,原來身邊的她從小到大其實最怕吃魚,只因為丈夫愛吃,她默默相隨,許知道真相後大受打動。當然,我是明瞭許太從來沒覺得吃魚是一件苦事,因為深愛的人愛吃甚麼,她便陪他吃甚麼。吃東西已經變得是其次,最重要是跟誰一起吃?在這一刻,她吃到的已經是一份幸福,一份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