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多少都自覺活於監獄:情獄/婚姻監獄、牛工監獄、按揭監獄、疾病監獄等等。囚禁於種種重重的不能自主又掙不脫的困局感,大家的腦神經一面24小時處於隨時準備好拔腳走人的逃生、逃亡、逃命、逃之夭夭的「待逃」狀態,另一條中樞神經卻牢牢的被現實的鐵鏈鎖死。
逃,不得。於是見人有組織有計謀逐步逃獄成功,我們的無限投射就義無反顧地向着明珠台的《逃》心花怒放,當正自己也狂奔向自由大解放。好過冇。
《逃》如何劇情設計精算得看官廣泛膜拜已是後話,不可不提是電視台為此劇助選拉票的前話──那些廣告推廣,擺明有心思有部署以「鋪」、「煲」、「到」廣告三絕式來侍候。
「鋪」,即事先鋪路,像熱身,撩起你癮頭的前菜前奏前戲,不入正題先賣關子,廣告術語喚:teaser,是挑逗。「煲」,加強火力,加料力谷,轉入直路,燒沸大家的興趣情緒。「到」,在最千呼萬喚之勢下,最適當的時候現真身掀高潮。
消費者的天線不是白收電波的,你用什麼姿態調調力水宣傳,反映的是你對產品的信心。見電視台為《逃》所花的推廣功夫,出動有頭有臉喊得出名字的演員拍廣告片造勢勾引你,首播前渾身解數打鑼打鼓,各位觀眾可以不寬衣解帶引頸待《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