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公司推出套票,以優惠價錢吸引消費者一次過繳付大筆款項,令女士購買各式各樣產品和套票。女士們被「着數」吸引,容易忽略消費是否必須。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指出,美容院的促銷手法,主要針對消費者「慳錢」的心理,以及美容護理往往難一次見效的情況。「常見手法係推銷套票,基於美容唔可能短期內睇到效果,而顧客買套票做10次、20次,每次嘅費用可以平啲,某程度幾吸引。另外有交叉促銷手法,即游說做完療程嘅顧客,買產品返屋企繼續護膚,令佢哋原本只需要畀1,000蚊做一次嘅療程,到出門口時,已經碌咗幾萬蚊卡數。」
他表示,若消費者在限期前未及使用套票,最終會浪費金錢,或要再付款續會籍才可繼續使用套票,未必可「慳到錢」。
冼教授提供以下貼士,供消費者參考:1.認清套票條款,包括了解如何預約療程時間、有否時限、可否退款或以換取貨品作補償等;2.切勿為「慳錢」而買套票,需試用療程一至兩次,觀察效果後才決定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