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名人難,當名人之後,身不由己,投胎時沒開眼,以後只能慨歎,人在名流的漩渦,做水魚易,做人難。名人身故,除了特刊詳列一生功過,還把子孫各族各派細細數落,哪一門沒出息,哪一門不肖,通通成為街外人茶餘飯後那根免費牙籤。名人之後的八卦新聞,愈挖愈透,把口腔深處那些陳年肉屑也給剔出來,這些渣宰廢物,就像所有謠傳,沒法得到當事人核實,慢慢累積起來便會變成主菜,掩蓋了後人的真我氣味與性情。虛則實之,這些虛有其表的議論,名人之後扛不起也得頂硬上,做這樣的人,負擔沉重,每天像心口掛着祖宗神主牌,難怪名人之後不願意上鏡,面對鏡頭常常閃避着抬不起頭來。
講究階級的名人,子孫後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輩子視大家長為總舵手,絕無跳船的勇氣。這樣下來,連外人都看扁,評價名人之後,不屑地衝口而出說:「不願置評。」好歹有個看法,不願置評就是連看法都攀不上,不入流不入眼。唉,遭世叔伯這樣子奚落,子孫後人該嚴正駁斥嗎?可是,連評論也沒有,沒個核心可以反擊澄清,這些哥兒們,只能一口寃氣往下直吞。暗地裏叫自己做出成績來堵住是非吧,卻驚覺活在大家長淫威陰影下太久,翻身無力。寄望第三代麼?別說笑了,這批小開只管泡妞餵飽偷拍得米的狗仔隊。叔父輩總會羨慕「永垂不朽」的國家級肯定,名人之後倒習慣「不願置評」,將來當成墓誌銘,一看便知死者是大家族金錢與權力的祭品,等身切題得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