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日設關卡打擊內地出口

歐日設關卡打擊內地出口

隨着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外貿順差不斷擴大,貿易磨擦增加,加上環保意識日濃,今年港商在出口市場上,亦面對不少新挑戰。今年4月歐盟開始向中國出口部份皮鞋徵收19.4%的臨時反傾銷稅;歐盟和日本分別於今年推出新的食品衞生法規;今年7月歐盟開始實施電子環保條例RoHS;歐美對中國的紡織成衣再次施加配額出口限制。
貿易發展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稱,4月歐盟實施對華皮鞋反傾銷稅,令本港皮鞋今年整體出口增長大幅放緩,由去年急升77%,降至今年首8個月只錄得0.7%升幅,貨值為46億元。歐盟10月決定將反傾銷稅延續兩年,稅率為16.5%。
他指出,延續將對小型鞋廠造成嚴重打擊,因為大廠可將生產線遷移至其他國家,或生產不受影響的其他鞋類。

政府應協助應付

工業總會鞋類製品組主席林廣德呼籲特區及中央政府,向受影響廠商提供協助,共同應付歐盟的反傾銷指控。
對於日本最近提高中國出口蔬菜的標準,超大現代(682)主席郭浩早前表示,集團早於去年8月已獲悉有關消息,但集團出口至日本的蔬菜已符合日本標準,故未受新措施影響。
不過,截至上半年,中國出口日本的蔬菜量下跌逾40%,而超大出口日本的蔬菜則錄得上升。李錦記發言人表示,由於集團的食品標準一向符合ISO國際標準,亦未受新規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