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媒體告YouTube侵權<br>Google付掩口費避訴訟

恐媒體告YouTube侵權
Google付掩口費避訴訟

互聯網搜尋器巨擘Google上月初以16.5億美元(約128億港元)收購短片收發網站YouTube後,為了不想重蹈音樂分享軟件Napster侵權訴訟纏身的覆轍,已四出籠絡各大電視台及唱片公司預繳「掩口費」,以避免公司日後捲入侵權訴訟而招致嚴重損失。

【本報綜合報道】Google一擲千金進軍網上影像市場,又迅速地出招,以免立於危牆之下。Google股價昨日高開,早段報473美元,升3.09美元。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Google已開始一連串的談判,行政總裁施密特(EricSchmidt)及其他主管正四出游說多家大型傳統媒體企業供應內容予YouTube。

一億美元換兩年播放權

報章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該公司已與CBSViacom、時代華納、NBCUniversal和新聞集團等媒體磋商,希望預先繳付數千萬美元來換取媒體公司內容在YouTube合法發放的權利。消息指Google出價1億美元換取其中1家企業兩年期的內容播放權利。
傳統媒體倘接受Google的建議,將可借助YouTube在網上擴大廣告及宣傳層面,但花了數以百萬計美元製作的節目,版權亦不能不保護。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令他們費煞思量。他們亦擔心,這可能會造就已主導搜尋器廣告市場的Google成為網上影像分銷的主導者,進一步領導互聯網世界。
據悉,華納、環球及新力BMG等唱片公司已與YouTube簽訂協議,容許YouTube發放部份內容,但會收取播放費及相關廣告收入比例。消息人士又指,該等唱片公司收取的預付費是由價值數以千萬美元的YouTube股權支付。

預付費用股權支付

事實上,自YouTube於18個月前出現後,「網上影像分享」以驚人的速度擴散,受歡迎的片段甚至成為報章頭條新聞,當中的廣告商機不言而喻,亦令到各大互聯網企業虎視眈眈。不過,肥肉背後附帶的侵權隱憂,亦令人敬而遠之。如何收拾殘局,將成為成敗關鍵──紅極一時的音樂分享軟件Napster便因為難敵官司纏身而倒閉收場(倒閉後被合法下載供應商收購其資產)。
究竟Google未來將會成為網上影像市場一哥而盡享商機,還是不斷受侵權訴訟困擾而無日安寧,便要視乎其與各位傳媒大亨談判的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