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昨天,動盪已久的台灣政壇突發地震,撼動着總統府的巴洛克建築。震撼來自偵查陳水扁總統國務機要費的檢察官陳瑞仁。他經過四個多月的調查後,昨天由高檢署舉行記者會,宣布起訴總統夫人吳淑珍等共六人。吳淑珍被以「共同貪污罪」和「偽造文書罪」起訴。如果法官判決有罪,光貪污罪本刑就可判七年以上徒刑。至於陳總統,起訴書說他涉嫌貪污罪和偽造文書罪,但因《憲法》規定元首具有刑事豁免權,必須待總統卸任後才能追訴。
陳瑞仁檢察官本身政治理念屬深綠,過去長年支持民進黨;但為人正派,堅持司法獨立,在司法界頗為人敬佩。本來分此案歸他偵查時,泛藍一概否定,說他一定放水,司法不獨立云云,給他很大的壓力。
台灣政客很下流的習性就是:司法判他認為無罪的人無罪、有罪的人有罪,就是司法偉大;判他認為有罪的人無罪,或判他個人有罪,那他就哭喊「政治迫害」、「司法黑暗」。現在證明司法獨立已大有進步,那些泛藍統派從不敢去問他們的祖國:中國,司法獨立否。
選舉又起變數
現在的問題是,檢察官起訴只是開始,還要法院三審才能定讞,曠日持久,不曉得要到哪個猴年馬月。當初,陳水扁說,如果判吳淑珍有罪,他就下台。前不久,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總統若判決貪瀆,就應下台。他們都留了法院判決的伏筆。這是法治社會的應然,無可厚非,只是恨扁之人要耐心等待了。
起訴書認定吳淑珍有罪,立即引發的效應包括:已經沉寂的紅衫反貪倒扁運動即將再起。這次就難善了。下個月九號的北高兩市市長選舉,原本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逐漸與國民黨候選人拉近距離的民進黨候選人,可能崩盤大敗。此外,陳水扁也受到極大的迫退壓力,可能會有政治後果。
陳水扁的選擇
陳水扁的選擇有五:一,自己主動辭職,以結束政潮;也可挽救競選的同志,並為民進黨明年立委選舉和後年大選設立止蝕盤。二,選擇打死不退,硬拗錢沒進入自己口袋、國務機要費本來就有一半不必單據,另一半是秘密外交和國安開銷云云,並以起訴書中並未列出貪污證據為由拒絕下台。三,為自己再建一座新防火牆,例如:三審定讞才算數、只要法院判決吳淑珍有罪就一定辭職。四,扁本人並無貪污事例,是受太太牽連。五,放棄組閣權,交由在野聯盟全盤組黨,形同法國的左右共治,總統虛位。
國親泛藍的選擇有五:一,再提罷免,過關機會增高。二,根據起訴書提彈劾案。三,在司法起訴之後,倒閣更有正當性。四,名正言順公開參加或發動倒扁反貪運動,壓迫扁辭職。五,若扁拒辭,壓迫他交出組閣權。
民進黨的選擇
民進黨的選擇有四:一,繼續支持扁,為扁做各種解釋,風險是民眾離心離德,殃及黨內候選人。二,黨不表態,由候選人表態與扁切割。三,黨迫扁辭職,以示反貪大義滅親以救黨。四,壓迫扁全盤交出組閣權以交換扁虛位不下。
台聯的態度將更加反貪反扁,甚至支持罷免、倒閣等奪取民進黨候選人慘敗時的空間和選民,擴大自己的選票和政治版圖。扁可能狗急亂跳牆,在絕望下轉向急獨企求自保,包括:宣布獨立、宣布戒嚴、強行制憲、改國號國旗等。但這種機率不高,比較可能的是老着臉皮硬拗下去,以他強悍的意志,與民眾和政治領袖的基本道德對抗,其代價就是民進黨完蛋,他自己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