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內地經濟呈現降溫迹象,市場揣測宏調措施完結之際,人民銀行再次「出其不意」於昨日傍晚在官方網站公布,由本月1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至9%,是今年年中以來,第三度調高存款準備金率。
【本報訊】雖然中央再度出招,不過,人行是次公布的用詞明顯較溫和,未像上兩次調整時,表明是為了「抑制貨幣信貸總量過快增長」,反而是強調「鞏固流動性調控成效」。
非為抑制信貸出招
調高後存款準備金率至9%,意味銀行每100元存款,需保留9元不能借出,將直接影響內地銀行放貸力度。
對上兩次調高準備金率各0.5個百分點,皆凍結約15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是次調升估計凍結銀根金額相若。
經濟分析師亦指出,人行此舉是要向外界,特別是商業銀行發放訊號,防止已放緩的信貸及固定投資增長重現反彈。因美元下滑壓力存在,加上內地貨幣政策仍然收緊,市場預期人民幣將繼續加快升值,人民幣滙價昨再創新高,收市報每美元兌7.8716。
人民幣新高 業界續看漲
滙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認為,人行是次調高準備金,主要希望向市場發出訊號,防止已呈放緩的固定資產投資及信貸增長,數個月後又再反彈。他指8、9月間,有關數據開始呈放緩迹象,但一些過熱的領域,例如鋼鐵及電力行業,過去兩個月仍未顯示足夠的降溫訊息,估計信貸及土地供應增長會持續減速,但投資增長則未算清晰,故人行會靜觀未來幾個月公布的數據,再定下一步策略。
事實上,9月內地廣義貨幣(M2)增長,已由年初逾19%,逐漸回落至17%以下;而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在人行6月公布調高準備金率後,即由高峯的3652億元,下滑至9月的2199億元。
中金首席經濟師哈繼銘表示,提高準備金較加息更有效,是解決目前資金過剩的最好辦法;由於美元貶值壓力存在,美國減息的時間表可能提早至明年首季降臨,人民幣更不可能加息,否則升值壓力更大。他預計今年底人民幣滙價會升至每美元兌7.7。
人行昨晚公布,指今年以來,人行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銀行體系流動性,流動資金過剩情況已有所放緩,但目前國際收支順差矛盾仍突出,銀行體系新的過剩資金仍在產生,故人行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鞏固調控成效。
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昨亦創每美元兌7.60人民幣的新高,意味市場估計1年後,人民幣可升值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