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一萬八千餘點,泡沫經濟屢創佳績,中國工行在香港上市,福為民開,造成搶購狂潮。香港股市交投額,竟然超倫敦趕紐約,連紐約市長彭博也驚呼:紐約股票市場「監管太嚴」,如果不學學香港,則就快被香港趕過。
香港不但是「國際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據彭博所言,還隨時可以做「全球一哥」,令人振奮。然而彭博老奸巨猾,似話中有話,指香港股市之監管,不及紐約嚴謹。換言之,香港面對中國,H股上市,吸資納財,企業體質是否及格,香港的證監當局,「隻眼開、隻眼閉」,「博懵成份指數」高於紐約。這種讚揚,是不是好事?由於美帝終於「認衰」,筆者實在不想給那些被洋人捧讚、即感到吐氣揚眉的民族主義小農狂熱分子掃興,只可以附和一句:連美國人也那麼看得起香港,不宜妄自菲薄,港人更需加把勁狂炒。「人有多大膽,股有多大炒」,大家一起努力,快把恒指推向二萬點、二萬五、三萬點,想窮都幾難,為特區回歸十周年獻禮。
彭博開金口,洋人親自承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其權威性,自然勝過十篇施政報告之打氣吹擂。然而,股市交投額超過倫敦,終究並非香港「面向國際」的成果。因為香港股市已鮮有歐美企業前來捧場,而是面對北方,源源不絕的「內地企業」爭來掛牌所致。正如香港的旅遊業,遊客近七成是中國大陸客,即以「內地」放水托市為主。
香港的股市為何昌旺?因為香港股市精英查史美倫一度北上大陸,參與整頓管理。查史美倫首倡「上市雙軌制」,把大陸的H股,在大陸上市之同時,亦在香港掛牌,利用香港股市的前殖民地殘餘監管的法治的優勢,為大陸股民確立信心。「查史雙軌制」功不可沒。如中國工商銀行,甫在香港上市,漲幅即高於同股之深圳價,香港變成中國H股的龍頭。大陸的國企民企,成億上萬,未來一百年,排隊來香港上市,則香港成為「國際(中國)金融第一中心」,指日可待。
因此,香港股市之水浸奇觀,道理與紐約倫敦之唐人街飲食業「生意爆棚」相同。外國唐人街生意紅火,並不因為唐人街的行政管理妥善,相反,蟲鼠滋生,福州黑幫橫行,但因為大陸和香港的旅行團,無論到了歐美哪一國,因為「鬼佬餐唔啱口味」,都必率先拉隊去唐人街啖食一碗雲吞麵,以慰旅途饑饉之情。因此無論紐約倫敦,唐人街的生意營業額,必定高於外面的「小意大利」、「小日本」等區。中國以人口取勝,一旦「塘水滾塘魚」起來,「自給自足」有餘,「盛世宏觀」可待,此所以美國人彭博也甘拜下風。美國總統布殊則亁脆把話挑明,同步發音,喝令中國人民,不要老是把錢藏起來,等轉世投胎,循環使用,要現世就多買點美國貨。港股繼續抓狂,益發證明前董老一度呼喊的甚麼「高科技港」、「知識經濟轉型」,全屬多餘,八年吹水愚弄港人,令港人度過了「惶恐的八年」。「高科技港」的天國在遠,H股紅籌的水喉在近。繼佛烈民為香港市場經濟定位之後,香港泡沫經濟地位經彭博確認,更加鮮明,今後更不必爭論了。
逢周一、三、四、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