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快評:阿扁的贖罪機會

台北快評:阿扁的贖罪機會

吳淑珍被起訴,阿扁應該下台了,從「台灣之子」淪為「台灣之恥」,阿扁讓所有曾經參與民主運動的人士為之蒙羞,早已變成民進黨惡性腫瘤。檢察官的起訴書一下來,許多人反而鬆了一口氣。這雖然是民進黨的噩夢,卻是台灣民主法治的一大勝利。

建自動下台憲政慣例

如果阿扁現在辭職,建立一個自動下台的憲政慣例,使台灣免於大規模群眾運動和藍綠對抗的悲劇,將是他對台灣最後一個貢獻和贖罪的機會。
過去一年多來,民進黨內為了反扁挺扁而動彈不得,整個黨都變成阿扁的人質。檢察官的起訴書是他們共同支持的底線,現在民進黨失去任何挺扁的正當理由,跟阿扁正式切割,雖然很痛苦,但卻是救亡圖存的必要手段,民進黨是台灣人的共同資產,而阿扁是民進黨的罪人,只有把這種人趕出去,民進黨才有反省和重生的機會。
權力使人腐化,古今皆然。古代宮廷政治的皇親國戚和宦官干政,用另一種形式發生在阿扁身上。新生民主國家的貪污和無能,具體而微地表現在民進黨政府身上。民主鬥士淪為貪腐政客,易如反掌。拍馬逢迎的官場現形記,阿扁習以為常。最近軍中喊他巧克力,阿扁認為這是官兵對統帥的自然情感之流露,也就不足為奇了。
阿扁在市長任內,對於人際關係相當謹慎,不敢收受禮物。當上總統之後,卻後門洞開。吳淑珍做人沒有架子,但也沒有分寸,家族與國務不分。阿扁搞秘密外交,並不是真正為外交,而是把過境當外交,把外交當選戰工具。所以才要靠私人關係建立秘密管道。而這種靠私人關係所組成的「親信政治」,正是貪腐的最大溫床,阿扁工作勤奮,但所用非人,方向不對,方法也不對,但他至今似乎仍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

檢察官表現令人刮目

民主的毛病,要用民主藥方來醫治。呂秀蓮上台可能會嚇壞許多人,然而,依照民主機制,這是順理成章的。給她一個機會,也等於給民主制度一個機會。即使可能帶來更大混亂,也有許多藥方可以醫治。
這一次陳瑞仁檢察官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其實,第一家庭已經打敗兩次官司,政治干預司法的情況大有改善。司法獨立是民主政治的基石,這次如果沒有這個起訴書,台灣社會不曉得還要付出多少慘重的代價。
70年代至今,全球50多個新興民主國家,各有崎嶇道路,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不遭遇挫敗的,台灣並不特別。這次的經驗,應使任何當政者更加謙虛,因為這是任何政黨都會犯的錯誤。這次以正當法律程序處理民選總統的去留問題,應使我們更加堅定對民主憲政的信心。
江春男
(作者為台灣資深政論家、台灣國安會前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