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了一位朋友很久,一日他突然說起他爺爺的往事,爺爺常告訴他如果遇到錢與朋友要抉擇,一定要選擇朋友,這說話猶如回音般與他一起成長。他爺爺叫陳南昌,71年過世時他才5歲。之後每有人發現他是陳南昌的孫兒,竟不時出現令人感動的厚待。而陳南昌正是「南昌街」的由來,一段幾乎無人提及的歷史,帶出了深水埗的起源。這個南昌街的秘密會不會就來自一封家書?
記者:馮敏兒
攝影:黃子偉、馮敏兒
原是爛大渠 阻深水埗發展?
孫仔名叫陳兆麟,他說爺爺陳南昌是當年全區唯一懂英語的人,華人街坊都需要他幫,約1933年他與眾街坊合資買地,買下南昌街中段一段土地,南昌街是否就在這時出現,還有待追查,但肯定當時是爛地一塊,而且據記載那時南昌街還是一條大渠,更被視為阻礙深水埗發展的元兇,據陳兆麟估計,南昌街何時得名應該是在戰後,之前一帶還是荒山和木屋區,因日據時代日軍收回所有地權重新批出地契,他是早年受封的太平紳士。「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也許代表了政府對他的默認。」陳南昌認識利銘澤,更曾為利園山多項發展劃則。
阿爺係則師 買地啓黃金歲月
「爺爺陳南昌當年吃香,除因他是區內唯一懂英語的華人,又是建築師,當時華人街坊商戶賺了錢,慢慢出現富戶,紛紛要興建自己的大屋,紅牆綠瓦,講風水,外籍則師自然不知所云,只有陳南昌最了解。尤其日據時代皇軍收回所有地權重新批出地契,令他門庭如市賺得第一桶金。陳南昌憑自己的知識扮演了集資的角色,勤力工作搵到錢的街坊大多不知如何處理資金,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由我爺爺出頭買,兄弟們南昌哥前南昌哥後的一齊把手上資金,用來買地,他就如資金的磁石。飲食、零售、衣服配件、布疋以至行蠱惑、貨車佬、車房佬,就各據一條街,開啓了黃金歲月。」他孫兒說那一輩的人都變成了在此落地生根的地主和老闆,如一個半封閉的藩國得到一定的自治。
半島經理 叫我做少爺
陳南昌除在商界聲望高,還跟無助的窮人種下深刻感恩之情。他孫兒說:「那時我爺爺不停寫信幫助那些沒有學校收的小朋友有書讀,更全力資助特殊教育『香港兒童安置所』。最誇是20年前我請18歲生日的妹妹到半島酒店食餐勁,叫埋單卻遲遲沒反應,跟着有個像半島經理的老人家拿着壺茶過來說:『少爺、小姐飲杯茶才慢行吧,我送你生日蛋糕。』他原來認出我們來。『我從前住深水埗,女兒常病總是入不了學,都是南昌伯幫我的女兒周圍寫信才可讀到書。我之後年年來你家拜年,只是後來你們搬了家才失去聯絡。』」另一次在深水埗茶餐廳又有人走上前來問他是否陳南昌的兒子,他答:「我是他的孫,阿伯時光飛逝喇!」「是的,我當年無錢睇病,你爺爺不收我分文租車的錢,我至今都很感激。」之後一老一少談了兩個小時。
2公里命脈 濃縮九龍生趣
一條南昌街從昔日的海旁「通州街」,今日的西九龍走廊,朝着獅子山一直深入,貫穿了整個深水埗的大街小巷,橫跨經典的石硤尾邨,再上白田邨,最後與歌和老街、龍翔道連接。全長超過2公里,把最具香港原發精神之地,最草根性的深水埗包攬其中,除鼎鼎大名的鴨寮街,還有令時裝設計師、原材料買手、女學生、少婦,甚至藝術家為之瘋狂的總批發中心。時裝批發、彩花布疋、鈕扣拉鏈、DIY首飾、花邊彩帶、玩具、電腦等等各據最少一條街,濃縮了無限生趣,也是香港工商業的一條要命的根。
陳南昌外傳
只知港島希慎道有個利希慎,原來九龍也有個陳南昌。陳南昌太平紳士生於1900年,廣東新會人,10餘歲隨父往澳洲讀書修讀建築,30年代初來港在外資則樓當助手,31年與夫人黎綉珍結婚,33年買地,40年與羅桂祥一起創辦維他奶,41年成立香港四邑商會、新會商會。他長期支持香港兒童安置所及捐錢辦學,現在還有許多四邑商會名下的中小學校,而在他去世後兒子才以他的名字為多間學校命名,計有「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學校」;前身「香港兒童安置所」,給欠缺家庭照顧之男童,提供院護照顧及輔導的「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另外還有兩間一般學校,「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位於祖堯邨,「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位於彩雲邨。1957年任香港足總會長時,帶領港隊往南洋比賽,香港球王姚卓然勝利而歸,他親往接機還給他提行李。1971年去世。
可堪回味的:南昌街是一種生活
瓦頂屋到洋樓的糕品店
開業50多年的鴻發糕品,黃起昌伯伯的糕點一直大受街坊歡迎,而且從瓦頂三層屋換成洋樓他還是原地經營,他可不是業主,心想能生存至今真是奇迹!最出名又別處難尋的要數雞屎藤糕。2、3蚊一件,20蚊一斤,彈口唔太甜。(基隆街251號)
重演阿飛正傳
雙喜餐廳有40年歷史,1973年孫先生的媽媽頂舖經營。濃濃的人情味更有10蚊一個餐。老闆孫先生稱生意極難經營,剛換了業主又遇食肆禁煙,「走了一代一代的人!記得從前一群群小頑童在這兒打躉,時而集會講數。」竟然像極《阿飛正傳》!(南昌街214號)
老香港情褡
遠古公立醫院
醫局街上的「深水埗公立醫院」現正用作「美沙酮診所」,在這幢古典的建築內瀰漫塵世的悲哀。
空氣中的金鹿、秋蟬牌
當年利工民的一隻黃鹿商標,本來是童年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標,但不知何時,鹿兒不見了,利工民在元州街的店還在,但就只像另一間連鎖時裝店。自此金鹿、秋蟬牌就只存在於空氣中。(南昌街188號)
最後的石硤尾邨
石硤尾邨在剛過去的11月1日是最後一日遷出期,一行4位攝影發燒友相約來拍攝。打算用2、3小時四圍行吓。
深水埗Icon
炫目絲帶
「晶彩服飾配件」布滿彩帶,賞心悅目,絲印織帶、棉帶、少數民族式樣的繡花粗身提花帶,從$1到$10碼都有,自家設計生產,是服裝買辦和少女們的溫室。(南昌街121號)
鈕扣廠集中營
當年衞奕信就曾來參觀,因為除了品種夠多之外,「恒新鈕扣廠」還是許多時裝品牌的鈕扣、配飾生產商,可以透露的只有CK、DKNY等。(南昌街166號)
穿珠仔
女士們的DIY飾物,可以有名貴而漂亮的晶石選擇,兩位女孩合作無間的「彩虹首飾」就賣自己的概念,由材料開始,Swarovski水晶DIY又如何?(南昌街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