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情遊戲 - 陶傑

濫情遊戲 - 陶傑

從政人士最忌兩個字,叫做濫情。
不必濫言「真情流露」,閣下有幾多真情,觀眾並不關心,只關心閣下當政時,為這個社會帶來多少利益。
即使辭官歸去,又何必摟摟抱抱,貼面嘴嘴KissKiss,像西洋文藝片裏的格力哥利柏和鍾芳婷?此等西禮,由西洋男女行之,看來相當自然,中國人至少受「男女授受不親」的儒家思想影響,即使是做騷,也像煎蛋一樣,最忌Overdone,當眾表演這一套,是有點不顧國情而肉麻了一些。
中國男女離別,即使有肌膚之親,也要講含蓄的。北宋秦觀詞:「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染啼痕。」與一名青樓女友告別,也有禮儀的分寸:把身上的香袋和衣帶解下,交換信物,僅止於此。哭泣還是待人家遠去之後,才發現袖上留下的淚迹。摟摟抱抱那一套,東方文化重含蓄,是不會當眾來這麼一手的。這種離別的方式,連荷里活也嫌庸俗,必須由意大利的馬斯杜安尼和蘇菲亞羅蘭來做,才教人看得也陪着熱淚盈眶。
這就牽涉到一個崇洋的敏感問題。在議會裏垂淚?二十年前的鄧蓮如已經做過了。那時她要求英國政府頒給香港人英國本土護照。政治人的眼淚,要掉在骨節眼上,就像俠士的那把名劍,平時藏在鞘裏,非到必要時不出鞘見刃。拔刀必誅腐惡,政治人的眼淚也一樣,十分寶貴,濫流過多,觀眾就覺得是做戲。
香港沒有「政客」,因為流不流眼淚,是當一個三流政客的基本功。如果眼淚這一關沒把好,連政客兩字也稱不上。把香港的一干議事者稱為政客,也就是所謂Politicians,是太抬舉了。
梨花帶雨之際,還罵反對她的人「沒良心」呢。女人罵男人,要講一點避忌。他沒有騙取你的貞操,沒有虧欠良心的情債,至於在廟堂中攻擊閣下出賣了工人利益,即使是一派胡言,氣不過,也該用一種比較雍容的態度反制之。
英國人留下的議會制度,都已經二十年了,為甚麼還那麼不長進,那一套內涵還是學不來?都像一群小孩,「親疏有別」,就是「我唔侵你玩」,「你咁樣講有冇良心」,如同「老師,佢欺負我」,我唔制呀,佢曳曳呀……民主不是這般嬉戲哭鬧而來的。
真情流露?乖乖多謝了,請隱藏好那兩滴寶貴的眼淚,像一個十六歲的小女孩,用心地收藏好她那對潔白的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