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志雲飯局 你睇咗未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志雲飯局 你睇咗未 - 尹思哲

昨天思哲與《蘋果日報》老友午餐,順道問他《志雲飯局》訪問黎智英一集哪天播映,對方回答不知道。其實除了專欄文章,個人專訪是了解老闆此刻心意的良機,這名老友不記住播映時間,不是對老闆已經瞭如指掌毋須再看,就是打算在電視以外的頻道收看,例如YouTube。
其實因為時間問題,思哲亦曾錯過不少TVB精采節目如《美女廚房》和《阿笨與阿占》。本來錯過了不看便是,但後來竟有朋友透過電郵寄給我YouTube的連結,一上才發現許多錯過了的節目,竟然隨手能夠搜尋得到。於是每晚大約有二小時花在重溫這些節目上,而且一開始就持續了好幾個星期。
以上這些經驗,讓思哲想到,最近美國傳媒集團Viacom與Google的版權爭端。自從YouTube被Google以天價129億元收購,不少一直盯住YouTube影片庫裏侵權內容的公司,開始向持有大量現金的Google發難。先鋒人馬正是Viacom旗下的有線電視頻道ComedyCentral,它的最受歡迎節目為「TheDailyShow」。該節目在1996年7月開始啓播,以諷刺手法揭發政治人物怪癖和偽善著名。自1999年JonStewart接任主持人一職,便成為美國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政治評論秀,思哲印象最深一集DailyShow,是把喬治布殊的言論剪輯成兩個布殊的對話,實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布殊攻布殊。
隨着在美國火速竄紅,「TheDailyShow」大量精華片段甚至整集節目被人上載到YouTube,全球無論哪裏,只要能上網便可免費收看。Viacom最初對此大感不滿,連同旗下另外兩條電視頻道MTVNetwork和BET,去信要求將伺服器上所有侵權內容馬上移除。另外,全球最大幾家唱片公司及美國電視網絡,例如NBCUniversal及CBS也乘機趁火打劫,去信要求與YouTube以廣告換取內容等交易。
然而事情發展卻是峯迴路轉,未夠24小時事態又有新發展,與Google談判以後,Viacom竟然發表一番思哲從未曾想過會出自舊媒體口中的話:「我們今後將會集中精神,找出把製作內容合法在互聯網播放的最佳模式。與此同時,我們認為保障旗下藝人、觀眾和廣告客戶的最有效方法,是確保觀眾無論在任何渠道也能輕易地收看節目。」
商場如戰場,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Viacom懂得與Google握手言和,把專注力放回內容製作而不是做Platform是一項進步。思哲若有機會與陳志雲吃飯,定會問他一句,你夠膽將所有收費電視節目放上YouTube嗎?

Sony總裁死不悔改

Sony上季少賺93%,全年盈利預測下調62%,相比05年更大跌78%,六年來市值蒸發一半。面對如此不妙處境,Sony管理層本應好好反省才對,可惜,CEOHowardStringer近日在北京一個公開場合卻不知悔改,死撐「公司遇到的挫折是製造尖端產品的必然結果」。
撇開筆記簿電腦問題電池回收,和SRAM記憶體涉壟斷不談,近月最困擾Sony的,應該是PS3多番押後推出日期,但這是製造尖端產品的必然結果嗎?非也,說穿了不過是Sony試圖自訂規則獨霸市場,結果弄巧反拙的報應。
今次連累PS3推出日期一拖再拖的Blu-ray制式,目前在全球根本未成氣候,但Sony管理層卻大發好夢,旨意透過PS3硬推此「獨家」制式,獨霸市場賺錢,可惜未見其利先蒙其害,尚未成熟的Blu-ray技術令PS3由萬眾期待變成千夫所指。可笑的是,Sony投入巨額資金開發,且用上最頂尖技術的PS3遊戲機,就意味其遊戲一定好玩嗎?從NDS大勝PSP的結果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玩家享受的始終是遊戲本身,而非遊戲機,遊戲要是好玩的話,玩家管它是甚麼2D或3D、用上甚麼超強多邊形處理器、甚麼Blu-ray技術,這些通通都不重要。
面對盈利預警亮紅燈,就算Sony今次押上重注,將PS3放血割價兩成博翻身,但不要忘記,新售價仍遠較同級對手Xbox360和另一勁敵Wii為高,前景絕非如想像中樂觀。事實上,Sony的如意算盤明顯不過,想藉日後銷售遊戲及向遊戲開發商收取高昂權利金,彌補機價下調的損失,很可惜,這將無可避免導致PS3的遊戲價格不菲,同時,高昂的權利金亦會減低遊戲商的開發意欲,如此一來,PS3的普及程度只會有減無增,最終損失的亦是Sony自己。
歸根究柢,Sony王朝沒落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管理層一直天真地以為可靠一己之力,試圖硬推「獨家」制式獨霸市場賺錢。從Sony過去幾年的「戰績」:自創ATRAC對抗MP3、死守Trinitron錯過發展LCD契機、另起爐灶MemoryStick抗衡CompactFlash和SD、硬推獨家開發的UMD制式,一個個天真的決定,都令Sony一步步與現實消費市場脫節,漸漸自我邊緣化,造成今日市佔率和盈利直線下滑的惡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