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炒飯 - 李碧華

血炒飯 - 李碧華

有種葡國菜「血雞飯」,材料當然是雞和雞血,飯經調味,酸酸的,開胃而不膩。不大喜歡這樣的炒飯。因為怕腥。即使加了醋,和其他調料,都有心理上的抗拒。
一般可以整塊入口的血,是雞鴨鵝豬,稱「紅」,或「紅豆腐」。法國的血鴨、台灣的豬血糕、韓國的牛血腸,則以血混合肉類或糯米來烹製。
不過用血來炒飯,顏色會變得深沈,像人傷口凝結漸成痂,賣相欠佳。是誰發明的?想是有點虐待狂。
我被虐的一次,是吃娃娃魚血炒飯。魚的血?應為透明無色。但要知道,娃娃魚不是魚,牠是兩棲類動物「大鯢」,與青蛙和蟾蜍同屬。只因叫起來像嬰兒的哭聲,才喚「娃娃魚」。
得悉其身世,再面對一碗血炒飯,雖已加上菜粒、葱花、芫荽、陳皮(一定要上好的陳皮,才能辟腥提味),但褐色的炒飯味道仍是怪怪的。淺嚐輒止。
愛吃野味的食家,也用穿山甲血、鹿血、黃麖血、水魚血……炒飯。這些更難下咽。我不會因那東西價昂而改觀的。